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升级催热新经济

www.ijjnews.com   东南网  2016-09-10 09:20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双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旧动能迭代更替,将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视作双引擎。

  那么,如何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面对工业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加快培育、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记者走进本届投洽会,寻求答案。

  创新要成第一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通过持续创新,把动能转化过来。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叶冬柏认为,一方面,要增强创新能力、发挥创新动能,在结构调整上,科技创新形成的新动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为企业和机构牵线,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前沿技术、寻求技术转移合作的机会。

  在本届投洽会的海丝科技创新合作暨科技外交官跨国技术转移专场上,共征集到各类项目558项,来自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纷纷互动洽谈,表达出强烈的技术需求和合作意向。

  前来参会的南平市科技局科技管理科科长王丛辉说,南平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企业亟须提高科研能力,构建创新体系,研发和推广新的技术。周边国家有不少技术优势正好契合南平的需求,以国际科技合作促进转型升级很有空间。

  如果说,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加法”,那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青年人的创新积极性,则是“乘法”。

  泉州青年企业家蔡彩虹的公司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垃圾焚烧处理热电联供企业,最近自主研发的废渣热能回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耗、提升了效益。

  蔡彩虹认为,创业创新大潮日益活跃,政府对“双创”的引导、服务应当更具针对性,特别是关注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搭建的孵化器、创投基金等,让这些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为创业提供项目、技术、人才、资金等全方位支撑,培育创业创新的生态圈。

  “一带一路”是抓手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无疑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的分论坛“推进务实共赢的产业合作”上,广西投资集团副总裁郭敏说,“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建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而我国的相关产业产能过剩,这为二者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腾雄表示,中国电子信息业正经历着转型阵痛,企业需内外双向发力,通过自身转型创新和对外“走出去”实现突围。以机顶盒为例,2010年,国内细分行业的厂家就有1000多家,存在产能过剩和低端竞争问题。“2010年开始,我们就与泰国、印尼、越南合作,到当地建厂,按照当地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让产品更好地适应当地民众需求。”经过几年实践,天地星已成为国内出口机顶盒最多的企业,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今年1至8月已出口产品1200万台。

  专家认为,海外市场的拓展,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生产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水平。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熊梦说,按照各自优势参与产业合作、推动产业升级,成为越来越多海丝沿线国家的共识,也是提升产业链价值、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他认为,推动海丝国家产业加快合作,当务之急是搭建信息共享、资金合作、智库、专业服务等一系列平台。一些标准的制定也十分迫切,譬如海丝国家关税体系的统一、对接,产品认证标准的划一等。

  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加快成长,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引擎。

  6日,由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大陆首个单层石墨烯量产基地在厦门翔安正式投产。在“开启石墨烯应用时代”高峰论坛上,恒力盛泰首席科学家张博增博士表示,过去几年,石墨烯实际产量少,实际价格高,目前,他们已在美国获得200多个有关专利技术,希望运用专利技术,通过量产、商用化,打破产业困局,让石墨烯产业的下游企业、下游产品得到迅速发展,形成石墨烯产业及应用产品的高附加值链条。

  在新常态下,创新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推动产业提升,成为关注点之一。

  “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经过几十年累积,已经奠定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但是近年来,却开始经历痛苦的转型和升级过程。”出席2016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台湾中信创投最高顾问王志刚认为,台资企业依靠廉价土地、厂房与劳工为跨国企业代工的经营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大陆经济新常态。很多台湾企业亟须改变过去的一些做法,主动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产业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与大陆企业携手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他认为,创新合作的方式首先体现在技术领域,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同样重要。如果两岸未来通过联合承揽、共同出资等商业模式的创新合作去进行国际竞标,将极大增加双方得标的机会。

  (记者_李珂 何海铭)

标签:动能|转换|升级|创新|转型|提升
稿源: 东南网  编辑: 吴炜鹏吴炜鹏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