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漳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打造“田园都市”

www.ijjnews.com   闽南日报   2016-09-04 12:46
  

  小桥、流水、古厝,随着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示范段工程建设的推进,一幅漳州版的“清明上河图”已初露秀颜。绿意与花香间,一条石条砌成的小路依着河岸蜿蜒向前,漫步其中,品味着红砖、白墙、飞檐的古朴韵味,一种静谧美妙感油然而生……

  ­ 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示范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游斐渊摄)

  ­ 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是漳州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近年来,漳州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的实践从未间断。

  ­ 2011年9月,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着力推进“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2014年9月,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持续推进“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争取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3月,市委市政府以四级扩大会的形式,召开全市生态建设推进会,明确漳州生态建设重点在抓好“七个五”上下功夫。同年7月,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漳州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2016年2月14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把“生态环境建设年”作为今年“三个建设年活动和一大攻坚战”之一,提出要坚持以“七个五”行动计划为抓手,保护生态,保护历史,保留文脉,传承文化,促进绿色发展。

  ­ 在一以贯之的“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的指导思想下,漳州注重优化空间开发布局,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分区,划定生态功能红线,强化重点流域保护,统筹开发重点区域,积极构建美丽空间格局,加快富美漳州建设。

  ­ 以“五海”保护、“五沿”治理、“五景”建设、“五行”管控、“五古丰登”“五大工程”“五种提倡”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五”行动计划中,有自然资源的保护,也有生态景观的提升;有资源节约集约的利用,也有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有生态文化的保护,也有乡愁文化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充分体现了漳州坚持用系统的思路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 一年多来,漳州“像抓重点项目一样抓‘七个五’行动计划项目”,建立滚动的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持续谋划策划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使用一批、改造提升一批。2015年全市共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项目235个,累计完成投资26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5%,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巩固提升。今年策划“七个五”生态环境建设年项目332个,1至7月完成投资137.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4.13%。

  ­ 建设九龙江流域生态水系先行示范工程,是漳州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为目标,今年1至7月,全市共实施生态水系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垃圾污水处理、重污水污染企业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项目86个,累计完成投资21.64亿元,占全年计划35.05亿元的61.74%。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机制,是确保生态建设工作长抓不懈的重要保障。漳州全面落实环保绩效考核,每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县(市、区)、开发区主要领导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落实生态补偿机制,2015年获省下达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167亿元,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激励约束机制;落实重点流域河长责任制,实施水环境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对考核断面实行“半月一监测、半月一通报、半月一考核”,逐步建立水环境质量考核奖惩机制。

  ­ 如今,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形象和品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漳州生态城市竞争力在全国287个城市中居第21位,列福建省9个设区市首位。2014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手哥伦比亚大学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资源排行榜中,漳州位居全国第3位。2015年,中国生态养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2015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中,漳州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1位、适合养老城市排名全国第7位。

  (记者 黄妍婷)

标签:漳州|生态文明
稿源: 闽南日报   编辑: 陈汝羚陈汝羚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