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水利建设五年投资190亿元 治水惠民生促发展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6-08-30 11:51
  

泉州水利建设五年投资190亿元 治水惠民生促发展

(文字:铭珊 制图:惠婉 绍洋)

泉州是缺水城市,长期以占全省8%的水量,养育全省20%的人口,支撑起全省四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2011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市委、市政府由此明确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治水兴水进入新阶段。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40%。一批重大工程成为弄潮儿。晋江防洪工程、德化彭村水库、洛江八峰水库、晋江引水第二通道工程、山美水库至惠女水库引调水工程、金鸡拦河闸至第三水厂输水管道工程等37个项目开工建设。桃源水库扩蓄工程、湄南供水至泉惠石化园区原水专线工程等29个项目,新增供水能力1.9亿立方米。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七库连通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卓有成效的水利工作,不仅让全市人民喝上了“放心水”,也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上了一道“安全闸”。根据统计,过去五年,全市130.97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连续12年防汛防台“零死亡”。

值得一提的还有泉州在水利工作上的探索创新。创新水资源管理保护机制获得全国推广;金鸡拦河闸重建工程项目荣获2011—201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实现了福建省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故事一 “美女”连通造福沿海用水

作为全市七库连通项目中的龙头,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被谐趣地称之为“美女”连通。陈飞标就是七库连通项目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青年“突击队”的成员。

“有一年,惠安县螺阳镇锦里村田间的沟渠干涸,水稻成片枯黄,农民都伤透了心,对我触动非常大。”陈飞标说。农民们“求水”的呼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我市提出建设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引山美水至惠女水库,再引水造福惠安的庄稼地。

为加快进度,2014年,在山美水库管理处的牵头下,陈飞标和其他9名青年一起组成了工程突击队,队伍平均年龄28岁、学历均在本科以上。突击队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原本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批程序要求的13个前置项目,用3个月时间完成工程初设报告批复,确保了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员们几乎天天吃住在工地,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穿梭在工地和隧洞,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推动工程于明年9月全面完工。”陈飞标说。工程建成后,不仅将有效保障泉州东南部沿海地区生活生产用水,也将满足泉港全国石化基地、福建联合石化、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用水需求。

故事二 臭溪沟变成水利风景区

“我真没有想到,能再看到儿时的清溪,溪水清澈,周边景色宜人,成了省级水利风景区的一部分。”永春县吾峰镇吾西村村民施振成笑道。

施振成所说的清溪,是霞陵溪吾峰镇吾西村段。在他的印象里,儿时的溪水清澈,鱼虾成群,孩子们都光着脚丫在溪中嬉戏玩耍。后来,小溪畔出现了临时搭盖房屋、旱厕、养猪场,就连生活污水也直排溪中,臭气熏天。群众要求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2013年,当地党委、政府结合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投入600多万元对旱厕和养猪场进行改造,筑起了拦水坝,在坝内建起全县首个湿地公园;把流域附近约40亩的土地都纳入湿地保护范围,种上了60多种植物,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植物的吸收、过滤,实现了从源头上净化污水。

湿地公园还设置了入口景观园、湿地印象、阳光草坡、活水湾和水生杉园五个节点,丰富人文内涵,借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们出售自家的果蔬、鸡鸭蛋等土货,增加了收入。“接下去,镇里还鼓励我们建有机蔬菜基地、特色水果基地,发展农家乐,并且计划在湿地公园下游开发水上漂流项目,您说我们能不幸福吗?”施振成说。(记者 林铭珊 通讯员 林至贤)

标签:泉州 水利建设 治水 促发展 连通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吴择吴择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