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绿海龟野放才4天 就被渔网缠绕窒息魂断金门
小绿海龟上月底才被放归大海,不料没几天就不幸死亡。
三只“穿”上定位追踪设备的绿海龟在6月底,乘坐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巡逻船,在大家的祝福下,由九龙江的入海口回归大海。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及保护国际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的科研人员见证了这一时刻。这三只绿海龟本是被放回大海搜集数据,和科研人员一起为保护族群出力。但昨日,记者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刘敏教授处获悉,三只绿海龟中的两只,正欢快地遨游于大海中;而另一只绿海龟,在放归后不到一周,就死亡了。
不幸去世的绿海龟,是这次放归行动中个体最小的一只,年龄在5-10岁,性格活泼。它的尸体,在金门岛的海滩上被发现。
发现海龟行动的异常,是放归的第四天。那天,跟往常一样,刘敏教授和学生们在电脑前统计三只绿海龟身上追踪定位器发回的数据,他们发现,最小的那一只“停”在金门地域不动了。长时间的“静止”让大家有些不安,海洋三所的王先艳博士和刘敏教授就拜托台湾的同事打听绿海龟的下落。
与此同时,台湾民众在金门岛的海滩上发现已经没了气的绿海龟。民众随后联系了台湾海洋大学专门从事海龟研究的程一骏教授。程一骏教授观察发现这头绿海龟的左前肢基部有伤口,颈部有疑似渔网缠绕痕迹,随后把绿海龟的尸体带回实验室进行解剖。初步诊断死因是绿海龟被渔网缠绕窒息,同时发现它的胃与十二指肠部分有异物阻塞———一段塑料软管和部分编织渔网的尼龙绳。随后,程一骏教授根据绿海龟“臂膀”上的金属“手牌”联系上了刘敏教授,并遗憾地告知她这只绿海龟悲惨的命运。
另外两头绿海龟相对幸运得多。根据GPS定位所描绘的轨迹,其中一头绿海龟在台湾西南海域一带活动,另一头则游到了台湾东面,并继续向南海方向前进。
相关链接
塑料、渔网成海洋生物“杀手”
被渔网缠绕或是因误食塑料致伤、致死,这只小绿海龟并非第一例。
去年夏天,一则这样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海龟专家花了近十分钟从一头太平洋丽龟的鼻孔里取出一根10厘米长的塑料吸管。海龟痛苦的神情,让每一个看过视频的网友都为之难过。
海龟的视力并不好,漂浮在海中的塑料袋很容易被它们当成水母食用,在海床上的塑料片也经常被它们误认为贝类吞进肚子里。加上海龟的食道表面布满锥状倒刺,被吞入的塑料制品很难被吐出。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夏中荣博士说:“不仅是海龟,很多海洋哺乳动物,包括一些海鸟,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的数量越来越多。塑料制品成为海洋生物的主要‘杀手’。”此外,人为放置的定置网及流刺网,也是海龟生存的“克星”,尤其是流刺网,对海龟的生存威胁极大,致伤、致死概率很高。
夏中荣博士呼吁,尽可能少地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制品废弃物不要随意丢弃。而渔民捕鱼时,也应尊重自然,不使用定置网及流刺网作业。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