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浓浓乡愁铸就的今生传奇——追忆泉州老市长王今生

www.ijjnews.com   泉州网  2016-07-13 17:42
  

编者按:2013年8月,中国首届“东亚文化 之都”评选活动揭晓,泉州凭借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等,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而早在1982 年,泉州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东南一隅的泉州能一次次于众多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泉州从历届领导班子到民间有识之士 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古城保护要优于城市建设。这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上世纪50年代担任过泉州市市长的王今生。从“文革”期间力保古迹文物, 到晚年致力泉州文化遗产复兴建设,王今生数十年如一日地奔走操劳,他的桑梓情怀和传奇事迹,在他故去之后的“文都”古城,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而今天正好是王今生100周年诞辰。泉州晚报“清源”副刊特辟专版,与您一起追忆这位老市长保护名城古迹的往事,共同领略先辈党员高瞻远瞩的智慧、勇于担当的作为和清正为民的胸怀……

王 今生(1916年7月13日-2009年7月3日),南安丰州镇人,1930年3月参加革命,惠安暴动失败后,他前往菲律宾寻找党组织,后来参加当地抗日 战争,1949年回国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漳州、泉州等地任职;1958年起历任泉州市市长、中共晋江地区泉州市委副书记等职,1987 年离休。

周五下午,位于承天寺内的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十余位泉州文史界人士围坐在一起,讨论新出版的《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丛书》。他们中不少人年事已高,却声音洪亮,还不时如年轻人般争论起来,显得郑重而热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周的这个时间,固定成为“中心”的例会时间。

时近黄昏,暮霭四合,被晚霞映透的承天寺寥廓清寂。面对我的来访,回忆起“中心”成立时的情景,大家百感交集。

“33年前,在这排不起眼的简陋平房,王老组织成立了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经费由他筹措,主要来自华侨捐赠,有时经费紧张,甚至贴进他一部分离休工资。‘中心’成员多是学者、退休教师,大家自愿加入,义务奉献,就这么聚了起来……”

他们口中敬重的“王老”,便是曾担任过晋江专区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的传奇老人——王今生。

虽然他去世已经7年了,大家依然深切怀念着他。多年后的今天,在许多泉州人眼中,“王今生”不只是个名字,他已成为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守护者的代名词,在“文都”泉州,遍布他捍卫历史文化遗产的足迹。

“王老泉下有知,应看到他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一生秉持崇高理念守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追随,因为哪里都少不了声气相求的同道中人!” 接任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第二任理事长的泉州市原副市长周焜民说,跟随王今生加入中心工作的文化人,还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陈泗东、陈允敦、吴捷秋、王仁 杰……

所谓固执持守,正是他们的缘起。

一念长于千古,古城融化了时光。

义之所当护古迹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漫步泉州西街,人们的目光总会被东西双塔所吸引。没有王今生,也许人们已无缘见此千年古迹。

1966年夏天,外地来“破四旧”的“红卫兵”涌向开元寺,准备捣寺毁佛,形势危急。当时正受冲击的王今生闻讯,第一时间赶到。

“开元寺不能砸!要砸,你们就先从我身上踩过去!”身材健硕的他穿着白衬衣、脚蹬黑布鞋,边伸开双臂拦住“红卫兵”,边高声喊着。

宛如被张飞一声怒喝吓住的曹军,“红卫兵”们愣住了。王今生见势,转而婉言相劝,对他们反复讲述开元寺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

“如果你们对此还有意见,我们可以函电请示周总理……”王今生的无畏之举,感化了围观的群众,很多泉州市民聚拢在他身边,有些人还自觉留下来参与保护工作。

千年古刹就这样躲过一场浩劫。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类似的破坏事件并不鲜见。承天寺法堂的佛像、铜佛寺的15尊铜佛被运到工厂,即将被熔化,也是当时已被打成“走资派”的王今生,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组织人手将佛像运走并保护起来。

往前追溯,历史有惊人的相似。1958年泉州大炼钢铁,燃料不足,有人提出动员中学生砍树,竟获批准。王今生四处奔走,以市长的身份制止了一批又一批奉命砍树的人。就这样,开元寺、中山公园的古榕以及清源山等处的名木古树被他一次次“抢救”下来。

许多古刹和文物,由于王今生果断无畏的保护,才能够留存到今天。然而,这类无畏大义之举,却让他吃尽了苦头。因为“右倾思想”和“地方主义情绪”,他随后被下放到清源农场当党委书记兼场长。

王今生背负的这些“罪名”直到“文革”结束后才洗清,他也因此落下了一身伤痛。周焜民回忆说,有一天王老让他帮忙找跌打医生,他便让学生林泉生为王老“吊伤”,三个月后才渐渐平复。林泉生告诉他,王老“被打得太厉害,积伤甚多”。

“人人尽说王今生快人快语,但这三十多年来,我却从未听他言及个人所受的屈辱,从不说何时何处受伤,何人所为。”回忆起这些往事,周焜民不无感慨。

王今生不屑计及这些,所思者更远。这位14岁就入党从戎的老革命,在菲律宾奔波14载,不顾生命危险解救抗日学生,英勇魁梧的他被人称为“猛张飞”;1949年回国后,从处理侨务到归乡主政为民,他并不因为蒙冤吃苦而放弃立场。

上世纪80年代建漳泉肖铁路时,泉州曾就铁路 是否“靠近城市”发生过一场“老北线”与“新北线”的争论。当时王今生已经退居二线,他与不少知名人士不赞成铁路部门的规划,认为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铁路应绕过清源山、九日山。然而,与铁道部门提出的路线相比,这样要多投资2600万元,对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刚起步的泉州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要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责任和尊严使他激动起来。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把争论的文稿汇为一编,“立此存照,让历史评说。”

那一次的抗争失败了。火车最终还是从清源山前呼啸而过。但这是泉州人第一次对城市规划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市民规划意识的觉醒。王今生等人的规划意见,无疑也为日后“老北线”的实施提供了校正的参数,同时,还告诫城市建设者:规划需要前瞻和敢言。

“市委、市政府整修中山路,为泉州办了一件大好事!”

“朝天门正对甲卯方向,罗庚对一下,不要被风扇倒了!”

“复建临漳门我很赞成,泉州生门在西,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就是要提倡这种精神!”

……

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语,是周焜民任负责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时,王今生对他说的。当时泉州城建规划每有动作,王今生常会给他打电话,如今言犹在耳,像一个个斩钉截铁的感叹号,令他深切感触这位古城卫士的矢志不渝。

离休之后,王今生仍为古建修复而奔忙。

“无证专家”慰乡愁

上世纪80年代,任新加坡佛教协会会长的宏船法师回到泉州,看着当年出家的承天寺内的残垣断壁,悲恸不已。宏船法师找到了王今生,委托他负责寺院恢复重兴工程,两人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来重建的打算不谋而合。

1984年暮春,承天寺复建工程破土。从工 厂、民宅搬迁,寺院总体规划的制定到每一项工程的实施,从招聘能工巧匠到建筑材料的选购,王今生都亲自把关,一丝不苟地按原规模进行修建。经过六年夜以继 日的苦干,一座座巍峨的殿宇又神奇地“飞”回原来的位置。古刹重光,宏船法师由衷慨叹:“没有王今生,承天寺不可能这么快就复建。”

承天寺“复原”的消息传开后,许多素昧平生,祖籍泉州、漳州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断找上门来,将一项又一项重要工程托付给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这之后的十多年里,王今生不断“接招”——

1987年,主持谯楼(威远楼)重建工作;

1988年,主持开元寺落架修复工作;

1996年,主持漳州南山寺落架重修工作;

2001年,完成崇福寺修建工程。

除此之外,还有延福寺、铜佛寺……

古城到处闪动着他永不疲倦的矍铄身影。多年的劳累,也令他原本健壮的体魄变得清瘦。

1992年,泉州市成立泉州少林寺复建委员会,身为主任的王今生亲自率众踏勘遗址。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慷慨解囊,工程进展顺利,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中轴线建筑在遗址上拔地而起……

他还在修复开元寺、承天寺等古建筑群的基础上,组建泉州古建筑公司。如今,这个公司已剥离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走南闯北,成为文物古建修缮修建界的生力军,尽显闽南传统古建筑的风采。公司管理者还获评福建省“非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离休后的近20年里,王今生主持修建的殿堂楼阁多达20余座,成了国内地方上修复保护古建筑的先行者,也成为没受过系统教育的“无证专家”。就连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筹备时,他都不远千里送去闽南古建筑的文字资料和实物材料,倾力支援。

著名古建专家马瑞田说:“王老是‘文革’后第一批提倡修旧如旧、维护古建筑的老行家,他对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对保护中国文化和闽南传统建筑功莫大焉!”

这位“无证专家”的名气,已胜过他以前政治身份的影响。如今,泉州城有古树名木伸手可及,有绿水青山徜徉寄怀,也有老屋老街忆往追溯,有古祠古刹凭吊追忆。在这里,人们寻得到乡愁的寄托,此中王今生的努力与奉献,被海内外乡亲铭记于心。

王今生(中)在1985年6月召开的中国南音学会成立大会上,力陈南音的重要地位。

不遗余力促传承

1982年,国务院公布泉州为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海内外泉州人莫不欢欣鼓舞。如何守护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泉州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应如何发掘保护、如何发扬光大?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在早已离休在家的王今生脑海中产生了。

1983年,王今生写信给当时的省委书记项南,倡议成立民间组织“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以集结志士学人,采取有效措施,为保护和管理好这座文化名城贡献力量。这一倡议当即获省委、省政府批准与支持。

此后,由王今生担任董事长和法人代表的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团结了一大批文史界的中坚人物,不时为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并逐步开展了保护和整理工作,开研讨会、办杂志、出专著,涉及海交、方言、南音、戏曲、民俗、宗教、武术、建筑等领域。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南音学会、泉州南音研究会、泉州方言研究会、泉州南少林研究会等文化团体先后成立,《泉州历史文化中心通讯》《泉南文化》《泉州方言》等刊物纷纷面世,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

王今生主持编撰的《泉州古建筑》专著,第一次总结了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法式,可说是开山之作,出版后带动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热。1992年至1994年间编纂出版的《泉州历史文化丛书》(共6册,100多万字),在泉州以至闽南地区更是引起不小的轰动。

南音堪称泉州的传世之宝,对其保护和传承,王 今生也费尽心血。上世纪50年代,泉州南音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时任泉州市市长的他深感切肤之痛。1958年,经福建省文化局(现文化厅)批准,“泉州民 间乐团”(泉州南音乐团前身)在他的牵头组织下很快成立了,泉州南音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乐团成立后,具体教学研究计划他亲自参与制定,对师徒们的教与 学他也了如指掌,生活上更对他们关心备至。

王今生认为,泉州南音应该界定为古典音乐,而 不仅归属于曲艺范畴。上世纪80年代初“复出”后,他亲自请来了抗战时期在新加坡时的老领导、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赵沨。1985年,他与赵老共同倡议 发起成立了中国南音学会,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当时,海内外南音界的专家学者连续几年汇聚泉州,一起探讨研究南音及其历史源流、发展规律,汇集了许多极 有价值的论著。

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研究会会长、泉州 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陈日升说:“王老上世纪50年代成立‘泉州市南音研究社’,1960年抢救性组建泉州民间乐团,主推召开两届全国性的南音学术讨论 会,推动确立了泉州南音今天的地位,也为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做了坚实的学术准备。”

除了南音,对泉州的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 打城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今生都抱有极深的感情,倾尽全力支持和保护。他知人,也敢于用人。高甲戏《连升三级》的编剧王冬青和《泉州木偶戏线规》的整理 者吕文俊,都是在身陷囹圄时由王今生担保出来起用的。今天再回首看,他们都为泉州文化艺术留下不朽著作。

人去政声留佳话

2009年7月3日,王今生走完了94年的人生旅程。举殡之日,灵堂里里外外摆满了层层叠叠的花圈,市区南俊巷到东街两旁站满了泣泪送别的市民……泉州人民对这位卸任49年的老市长由衷地敬重爱戴,依依不舍。

“由于工作需要,我有机会多方面了解、熟悉泉州的历史文化,并决心为弘扬泉州文化多做一点贡献。终因学识水平及种种因素限制,夙愿难酬,以致带着难以言喻的遗憾离开了工作岗位。”王今生晚年袒露的心路历程,至今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孬性地(坏脾气)”、“大喉咙空(大嗓 门)”、“妥直(耿直)”、“谁不照起功(规矩),就骂谁”……在大家眼中,他是位个性突出的老市长,敢说、敢骂、敢笑,群众关系却很好。甚至他的嬉笑怒 骂,都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他经历过的个人屈辱,他不无“委屈”的家庭境况,他自己却只字不提。

从参加工作开始,王今生就没住过公家房子。南俊路佛教义诊所楼上一套90平方米的老单元房,一直是他和妻子陈碧瑜租住的居所。他去世后,陈碧瑜仍然住在这里。“到今年,房子的30年租期已到。”王今生的长子王建平说,“母亲不得不搬离了。”

1958年国家精简机构,压缩干部编制,他响应号召,带头为在省侨委工作的妻子陈碧瑜办理“下放”,再未落实过工作。至今妻子没有退休金,不享受医保。

这一切,只因为王今生说过,不能增加政府的负担。

他还要求六个子女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锻炼。子女们都不靠他的关系安排工作。

他生活节俭,穿的衬衫全部打过补丁,就连一条洗脸毛巾,也多次缝补过。但是,他在捐款、赠送方面却慷慨大方。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马上捐出1000元作为特别党费。他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些收据,才知道他生前一直资助着几个贫困学生上学……

“王市长家家风好啊!”老同事和街坊邻居们这样评价。而在海内外侨界,王今生的清正为人与公正处事也有口皆碑。

1989年,旅菲爱国侨胞林志中想为家乡做点 公益事业,便托人找到王今生。出于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的考虑,王今生建议捐建一所儿童医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拟好了医院的三个草图。此举令林志中大为感 慨,再也没有捐资顾虑,原定300万元港币的总捐资增加到了430万元港币。林志中说:“王今生办事,我放心!”

“海内外集资的钱,每分都来之不易,不能少爷 作风,大手大脚。”他常这么告诫工程承建人员,对什么建设款项该及时付、什么不应枉花,他掐得很紧。离休后,他受委托主持修复文物古迹、兴建公益事业,经 手的款项有1亿多元,全部来自民间捐款,他悉数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对自己却节俭到苛刻的程度。

“我一生不怕苦,人生的艰苦我都知道,所以有困难的人来找我,我都会帮忙。”扶助苦难、心系民生,王今生身后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1954年他开始到省侨委工作,为安顿难侨, 规划在永春建北硿、天马农场。归侨尤扬祖捐资引种柑橘,但没经验。于是,王今生专程驱车去同安,延请一个老农到场传授种植技术。今天永春已成为柑橘之乡, 谁知道王今生当年请的“专家”竟然是个“四类分子”。这在当时需要何等的魄力,冒着多大的政治风险!

为解决老百姓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 题,1989年,王今生牵头组织在市区南俊路开办了佛教义诊所,至今仍惠及许多市民。而他自己则不轻易看病,即使晚年患有白内障,手术费用是一只眼睛 3000元,为节省公家的医疗费用,他竟要求只对一只眼睛动手术,说能看得见就可以了。

“他的一生,为‘人民公仆’这个闪光的词汇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注脚,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人生价值取向很好的参照物。”省政协原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泉州市首任市长许集美生前如此评价……

在今天的泉州,重新追溯王今生这位老市长的乡 愁情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每一段历史时期,这座古城都会涌现一批“王今生”。而只有一个城市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这座城市骄傲;只 有一个城市能够敬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有信心,相信这座城市的明天更美好。

王今生勇于担当的作为、清正为民的胸怀和执著无畏的信念坚守,正与他的传奇故事和他聚拢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力量一起,慢慢地走进岁月深处,成为“文都”泉州的品格风骨,让我们的乡愁永怀芬芳。

□吴 芸

标签:传奇|老市长
稿源: 泉州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