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处理16500个涉赌聊天群 传统赌博被搬进微信群
近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赌博活动越发猖獗。腾讯雷霆行动负责人昨天宣布,已成立专业的打击团队,全面打击网络赌博等违法行为,并将联动警方全面出击。截至目前,已处置涉赌聊天群和违规账号上万个。
腾讯雷霆行动负责人昨天表示,近期一些团伙涉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赌博活动,而且越发猖獗。
传统赌博被搬进微信群
网络赌博主要衍生出两种形式:一种以微信群和QQ群为阵地,将传统赌博形式网络化;另一种是以天天德州等游戏平台为阵地,作弊欺诈与诱导兑换。
在第一种赌博形式中,一些不法团伙利用微信或QQ群中的拼手气红包这一娱乐功能,将传统赌博的“赌大小”“压数字”等搬到了网上。赌客们先是向“庄家”转账下注,然后猜“庄家”的随机红包尾数或大小来赌博。
北京青年报此前报道过浙江杭州的一起利用微信赌博的案例。王某以组织群内人员抢红包并从中抽取头钱的方式进行赌博活动,一月赚取10万,最后被警方拘捕。
王某作为群主,负责制定抢红包规则与奖励制度。其余2人作为群管理员,协助群主负责纠纷调解、参赌人员加入审核等工作,按日领取群主发放的工资;犯罪嫌疑人徐某及蒋某等人被称为代包手,就是负责在群内发红包的人。
每天开始发红包之前,王某会在群主、管理员和代包手专门组建的群里发一条要开始发包的信息,代包手则确定好替群主发红包的顺序。
在345元发4-5个红包的群里,参赌人员通过AA制付款跟扫二维码的方式把345元给代包手,代包手抽取45元,其中的5元是发包费用,40元归群主王某。剩下的300元用于发红包供群成员抢。微信群中抢到金额最少的人要向代包手发345元,抢红包游戏按照上述规则继续。
在468元发6个红包的群里,参赌人员发468元给代包手,代包手发400元6个红包,一个红包抽头68元,其中6-8元是代包费用,其余的归群主王某。微信群中抢到金额最少的两个人各发一个234元的红包给代包手,游戏按照上述规则继续。就这样,每发一个红包,王某作为群主就能从中抽取40-60元不等的头钱。
QQ游戏被团伙盯上
第二种网络赌博更为复杂和隐性。一些用户在腾讯休闲娱乐的游戏平台上进行赌博及其他违法活动。以棋牌游戏天天德州为例:团伙在游戏中通过盗号、外挂、“双簧”作弊欺诈等方式,加大自己在游戏中获胜的几率,大量盗刷和骗取玩家的德州币。
德州币是该游戏中的筹码,在游戏中相当于虚拟资金。在该游戏中,用户可通过Q币购买美酒等道具,同时获得德州币,价格约为20个钻石换取2.15万元德州币,人民币2元可购买20个钻石。
但由于游戏中的德州币可以通过人民币充值等方式购买,因此这些团伙接着又以德州币与人民币在线下的双向兑换为幌子,诱导用户入局,利用差价和“汇率”牟利。如此往复,不但让许多用户遭受极大损失,更违反了国家明文禁令,构成了赌博违法行为。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一名女性在该游戏中2年输掉500万元人民币。她称,“等你的金币赌完了,就会有币商主动加你微信推销金币。”“币商”是玩家对游戏里倒卖金币的中间商的称呼。
她透露,币商回收金币的价格是7300元/亿,卖出价格是7400元/亿。3亿就是人民币2.22万元,比官方便宜了近8000元。过程大概是,点击币商的头像后,就会跳转到微信聊天页面,币商报出金币价格,玩家按币商提供的账号用支付宝或者微信红包付款后,币商回到游戏中邀请你到“贵族”房间与你单独开局,然后币商故意“起身”离开(认输),你便“赢”得了币商的金币。前后耗时不到三分钟。最终,该名女性在平台上输掉500万人民币,也就是付给这些币商500万元。
腾讯限制上万群功能
据了解,截至目前微信及QQ共计对16500余个涉赌聊天群进行限制群功能处理,并对超过一万个存在严重涉赌行为的社交账号进行限制支付或红包功能处理。对2013个存在“双簧”行为的游戏账号进行封号10年的处理。
在刑事打击方面,自2015年以来,雷霆行动配合各地警方,打击网络赌博违法案件共14起,抓捕人数129人。
腾讯雷霆行动负责人昨天表示,将全面加强筛查和清理腾讯全平台中所有可能包含的不法信息。同时通过技术能力和风控模型加强防控,智能化识别赌博等不法行为的特征。一旦涉赌的行为被核实,将第一时间进行严肃处置。对于情节严重的涉赌行为,还将把相应线索移交警方处理。
(文/记者 温婧 图示制作/王慧)
- 青阳曾井社区组建反诈骗微信群2016/06/19
- 惠安破获特大网络赌博案 金额超1.5亿元2016/06/17
- 泉州-破获涉3000万微信群赌博案 赌博群主投案2016/06/15
- 福州破获特大网络赌博案 抓25人涉案逾8.4亿元2016/06/1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