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晋江时政 >>正文

晋江市领导赴宁夏西藏考察并看望援宁、援藏干部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3-25 07:57
  

  辛苦艰苦不怕吃苦缺水缺氧不缺精神

  晋江新闻网3月25日讯 3月19日~24日,晋江市市长刘文儒率队赴宁夏、西藏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并走访慰问援宁、援藏干部。晋江市领导一行分别前往宁夏红寺堡区、西藏工布江达县,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与当地党政班子成员座谈,了解援宁、援藏工作情况,商讨如何深化援建工作。晋江市领导许宏程参加活动。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中国最大的异地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这里沙丘建起了高楼,荒漠变成了绿洲。而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平均海拔3600米,这里气候独特、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旖旎的风光、热情淳朴的藏民、独特的民俗文化给晋江市领导一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喜的是,这几年,红寺堡、工布江达在援宁、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提升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亲眼目睹了红寺堡、工布江达的改革成就和发展态势,亲身感受到晋宁、晋藏一家亲的浓浓亲情。刘文儒表示,一路走来,受益匪浅,希望晋宁、晋藏两地可以将好的理念、精神互学互帮。“爱拼才会赢”可以说是30多年来晋江恪守的一种法则,晋江人通过这种精神将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神奇的土地。晋江的援宁、援藏干部,辛苦艰苦不怕吃苦,缺水缺氧但不缺精神,希望“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能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不竭动力。

  提到帮扶,晋江通过“四帮四扶”在精准扶贫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座谈交流中,刘文儒表示,对口帮扶工作应把群众所需放在“靶心”,通过扶人、扶志、扶短板,精准到户,让贫困人口真正得到实惠;致富要治心,扶贫要扶志,没有主体的内在热情,纵使手握渔术,最后也难免篓中空空,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有了;此外,扶贫还要补短板、去穷根,针对红寺堡、工布江达的发展现状,将优势做足、短板补齐。他希望,红寺堡、工布江达与晋江能够不断拓宽协作领域,加强合作交流,推动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记者手记

  这些年他们鼓起了农牧民的“钱袋子”

  宁夏、西藏给不少人的印象或许是美食和美景,但在与红寺堡和工布江达“相处”短短5日后,却深感这美食和美景的背后是坚守在塞外边疆援宁、援藏干部的不易。

  19日晚,美味的滩羊肉让人忘却了舟车劳顿,但回到住处后,满是黄色水垢的烧水壶和发黄的浴巾,让人从美味中清醒过来。援宁干部说这里的水质太“硬”,刚来的时候,腹泻十几天几乎是每个人的“标配”,时间久了,身体的各种“结石”便会找上门。体验了“硬水”后,干燥的天气更是让人整晚瘙痒难耐,无数次地起床喝水。援宁干部说他们已经慢慢习惯了,刚来的时候皮肤可都抓伤了。

  虽然天干物燥,但“红寺堡”却让人倍感温馨。红寺堡区晋江体育馆、红寺堡区第一中学晋江深沪综合楼、红寺堡晋江幼儿园、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晋江综合楼……听说这样带有晋江元素的牌子有37个。

  西藏,一个传说中拍照都不用P图的地方。但刚抵达拉萨,还没欣赏沿途的美景,团队中就有人开始头晕、胸闷、气喘。从拉萨到工布江达,整整四个多小时的车程。“这几年工布江达变化很大,许多农牧民生活变好了,听说人均年纯收入有一万多元了。”藏族司机尼玛微笑着说。

  除了农牧民的“钱袋子”鼓了,藏籍干部的“脑瓜子”也富了。交谈中,他们说援藏干部带来了许多新的眼光和思路,现在县里的干部思想、视野和能力都提升了很多,在旅游产业、特色农牧产业和民族工作方面有着不俗的见解。

  当晋江市领导一行来到援藏干部的宿舍时,宿舍楼边上还搭着几个帐篷,听说前天晚上刚发生地震,房屋上的瓦都掉了下来,不得不在外面架起帐篷过夜,那天晚上气温-2℃。

  除了床头的氧气瓶、救心丹这些“标配”,援藏干部似乎还有另外一个标配就是“笔墨纸砚”,原来这里八小时之外的娱乐就是在学校操场上散步、在宿舍里练习毛笔字。夫妻分居两地、孩子教育顾不上,家庭事务帮不上。3年、6年,或许援宁、援藏干部就是把心贴着塞外边疆,用“笔墨纸砚”倾诉着对家人的思念。

  (特派记者_刘莹莹)

标签:考察|市领导|援宁|援藏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