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厦门目前1元纸币银行已难换 调查:超6成受访者更爱纸币

www.ijjnews.com   厦门晚报  2016-03-18 17:10
  
1元硬币将逐步取代1元纸币。

  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发布消息称,将于今年推广“1元硬币化”工程。近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公开表示,这并不是山东省单独的举措,而是全国性的统一安排,先在一些地方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这是不是意味着1元硬币会逐步取代1元纸币,今后我们的钱包可能会变重呢?”市民李女士看到上述消息时,心中打了个问号。

  【调查】

   68.6%受访者更爱纸币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您希望收到的是1元纸币、1元硬币,还是两者都可以?昨日,记者通过面谈、电话、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对500位年龄在18岁~70岁的市民进行微调查。受访者的职业包括医生、教师、工人、公务员、媒体人、银行职员、采购人员、外企白领、退休干部等。

  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希望收到1元纸币的有343人,占68.6%;希望收到1元硬币的有48人,占9.6%;两者都可以的有109人,占21.8%。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北方偏爱纸币,南方偏爱硬币。对此,身为南方人的廖女士完全不同意:“这个说法真是瞎扯,我最烦硬币了,不仅重,还容易丢。”

  市民王先生也不爱收硬币,因为每次即便收下了,最终它们还是会下落不明。

  “冬天本来就穿得多,兜里再揣着几个硬币,感觉更笨重了。”市民罗小姐说,每次收到硬币后,她回家一定会取出来放到储蓄罐里,等装满了再去银行兑换。

  【趋势】

   推进“1元硬币化”

  尽管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更爱纸币,但我们手中的1元纸币,还是会越来越少。

  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的相关人士说,我国小面额人民币的硬币化是分阶段、分区逐步推进的,厦门地区已于2011年起实行1角和5角面额人民币的硬币化,并于2016年起推进1元面额人民币的硬币化。

  上述人士介绍,“硬币化”是指日后新增投放的1元面额人民币以硬币为主,不是指现有1元纸币停止流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纸币和硬币将同时流通。

  【体验】

   1元纸币难兑换到

  那么,现在银行网点的1元纸币,是否已经开始越来越少了呢?昨天下午3点多,记者以普通客户的身份前往工行厦门前埔支行,准备把总额为18元的1角硬币,全部兑换为1元纸币。柜员李佺真清点了一番,却只找到6张1元纸币。她说,现在1元纸币比较少,上头发下来的大多是硬币。

  随后,记者在东亚银行和建设银行,也没能顺利兑换到1元纸币。东亚银行厦门莲前支行的大堂经理说,该行没有开设硬币兑换纸币的业务。建行厦门梧村支行的柜员许莉玲则明确表示,柜台里1元纸币一张也没有,“现在上头发下来的都是硬币,我也好一段时间没看到1元纸币了”。

  昨天下午将近5点,记者好不容易才在中行厦门梧村支行兑换到10张1元纸币。给记者完成兑换后,柜员表示,现在手头只剩下两三张1元纸币了,“最近1元纸币太少了,几乎都没怎么收到过。”

  【业内说法】

   1元硬币多于纸币是国际趋势

  业内人士说,1元硬币的投放量要多于1元纸币,这也是国际趋势。

  在发达国家,小面额货币多采用硬币制。这主要是因为1元纸币作为小面额货币,有着无法被点钞机具识别、使用频繁导致污损回收频率高等缺点。相比之下,1元硬币便于回收和清点。

  【收藏价值】

   有升值潜力但需要时间

  今后,1元纸币会不会因为存量减少而升值呢?“有升值潜力,但需要一定的时间。”福建省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林说,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元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发行量太大,而且流动货币不能公开交易,所以升值空间不会那么快就显现出来。从长远来看,今后会慢慢升值。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不在市场流通的全新品相1元纸币,目前可是“身价倍增”。

  陈林举例,第二套人民币中,红色一元纸币的价格现在约为5000元/张,黑色一元纸币的价格约为2600元/张。

(文/记者 郭舒晨 图/陈立新)

标签:硬币|纸币|1元硬币
稿源: 厦门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