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男子三次报警称遭妻子家暴 称为儿子选择隐忍
(黄晖/绘)
在家暴事件中,人们一般都以为女性是受害者,现如今家庭暴力的弱势一方也有男性。日前鲤城公安分局浮桥派出所接到一男子报警,称自己遭到妻子家暴。这是男子第三次报警称遭到妻子殴打。
事件男子三次报警称遭家暴
2月23日晚上7时左右,值班民警柯培文接到一男子报警,称自己遭到妻子的殴打,希望民警帮忙制止。随后民警赶到位于浮桥镇田中村的男子家中。据介绍,遭家暴的男子姓吴,今年38岁。“当时男子的脸上有些红肿,嘴角还有明显的血迹,而他妻子陈某则在一旁骂骂咧咧。”吴某说当天晚上陈某下班回家后,看到5岁的儿子在玩平板电脑,恼羞成怒,扬言要将平板电脑丢掉。吴某听到后,心生不爽,呵斥陈某,两人对骂起来,陈某扇了吴某一巴掌,吴某没有还手,而是选择报警处理。
柯培文说,这是吴某第三次报警遭家暴。 2015年12月23日,陈某对婆婆做的饭菜不满意,出言辱骂婆婆。吴某听到后十分生气,两人发生口角,陈某狠狠扇了吴某一巴掌。还有一次陈某不满公公带儿子到姑姑家,与公公发生争吵。吴某想录下视频,陈某便打掉他的手机,扇了他一巴掌。
当事人为了儿子他选择隐忍
据民警介绍,吴某和陈某的结合是经媒人介绍的。两人认识之初,吴某并不中意比自己小一岁的陈某,但由于母亲强烈要求,吴某迫于无奈才与陈某结合。两人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家人的生活常常在争吵中度过。
记者也采访吴某,吴某坦言,面对妻子,他并不是没有还手的能力,主要是考虑到儿子,因为儿子还太小,他希望儿子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里成长。吴某说:“陈某是那种不轻易服输,不向人低头,有些霸道的性格,在谈恋爱之初就察觉到了。”他说他们夫妻之间的争吵是从儿子出生后开始的,大多是为一些家庭琐事。2014年他们曾分居达一年,直到2015年6月吴某生日当天,陈某才提着生日蛋糕回家。陈某回家后,他们依旧会发生争吵,陈某偶尔还扬言让娘家人过来打吴某。吴某说,回家后陈某变得更霸道,只要吵架都会打他。他为了儿子,只好选择隐忍不还手,并求助民警,希望妻子收敛一些。
心理医生家暴对孩子成长不利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叶彦琪老师认为,相比女人遭遇家庭暴力,男人遭遇家庭暴力可能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因为孩子总认为父亲是保护神,一旦父亲的这种形象坍塌,孩子更易缺乏安全感,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叶老师说,在夫妻日常关系中,一些女性情绪稳定性较差,双方产生冲突时易采取极端方式。相比之下,男人遵循另一套处事规则,比如说“好男不与女斗”、“君子动口不动手”等,因此即便受到欺负,也很少还手,更不愿向社会寻求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女性的暴力行为,形成家暴。
叶老师认为,吴某遭到妻子家暴的情况持续很长时间,吴某刚开始选择隐忍,没有马上与妻子离婚,也许是出于孩子因素、经济压力、世俗眼光等原因,长此以往,助长妻子家暴的行为。吴某选择报警,还是十分理智与可取的。
叶老师表示,在一个家庭中,经常发生家庭暴力,必然影响夫妻感情,如果不及时遏止,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受害者要及时用法律保护自己。
(记者 苏凯芳 王盼琛)
相关案例
女白领家暴博士老公:他不反抗我已经打习惯
浙江一名30多岁的博士,向当地部门投诉说在家里遭受暴力。他的妻子是做工程设计的,个性偏男性化。因为单位里事情多,压力大,这个博士习惯向妻子唠叨,不想妻子一时兴起,顺手拿起衣架打男博士,他并没有反抗。
长此以往,每次他的妻子心里不舒服,就懒得用语言沟通,直接拿起衣架抽他。维权部门工作人员询问他为何不反抗,他说:“古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我是男人,我要让着女人。”男博士遭妻子抽打的状况持续半年。妻子称,她的丈夫不懂得反抗,她就要发泄,她不知该用什么方式跟他沟通。事后他的妻子并没有后悔,她说:“打人成了习惯,就顺其自然。”
男子遭妻子家暴20年:忍无可忍选择净身出户
湖南一男子遭妻家暴20年,因不堪忍受,为了离婚选择净身出户。
1993年郭毅(化名)经人介绍和妻子登记结婚,因为婚前双方了解不够,婚后两人经常为家庭琐事吵架甚至是打架。郭毅诉苦道,婚后不久,有一次吵架时妻子用啤酒瓶砸伤他的右脚,之后他又被打伤脑袋。只要有一点小事不如意,妻子就会砸东西或者直接对他动粗。
郭毅称,妻子虽然身材娇小,但打起架来十分狠,一吵架就动刀子。他辛辛苦苦在外打工,回来还得面对妻子无休止的争吵,真的很累。多年的家暴让郭毅十分畏惧妻子,今年年初,两人为琐事再次发生争吵,郭毅被妻子驱逐在外数月,有家不敢回。
回想自己遭妻子家暴20年,郭毅忍无可忍,向法院起诉离婚。郭毅净身出户,还背着债务,但一想到以后能过正常人生活,他也不后悔。 (据人民网)
- 一批法律法规3月1日起实施 首部反家暴法将正式施行2016/02/26
- 法国女子抗家暴枪杀丈夫 总统奥朗德下令特赦2016/02/02
- 男子遭家暴报警:老婆是摔跤运动员 我真打不过2016/01/08
- 遭家暴要保留证据 九成可调解2015/11/2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