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习近平在线寄语宁德赤溪村 对脱贫致富给予肯定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  2016-02-19 16:36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风貌。在徽派风格的民居前,是被村民承包的进行特色养殖的鱼塘。人民网记者潘婧瑶摄

  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正在福建宁德赤溪村采访的记者连线,并同村里干部群众在线交流。赤溪村曾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高度重视这里的扶贫工作。去年1月,对当地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今天,总书记通过视频与村民连线,对大家脱贫致富给予肯定,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连线中,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分别向总书记汇报了赤溪村近一年来的变化。当听说赤溪村目前贫困人口只剩下1%时,总书记由衷感到高兴。对大家脱贫致富给予肯定,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并勉励王绍据同志要发挥余热,不断总结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输送经验。

  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

  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

  1984年6月间,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反映了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贫困的生活状况。由此,贫困地区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官方启动全国规模的扶贫工作,赤溪村也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30年前的赤溪村是另一番景象:村民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聊起过去的穷苦生活,当地畲民记忆犹新,“以前住的是茅草屋,点煤油灯,吃地瓜配野菜。”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每次重温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王绍据都难掩激动,“针对当时闽东的贫困状况,地委发出了‘摆脱贫困’的庄严承诺,一下击中了闽东人的心坎。”

  1989年7月,因为那封信,一没大学文凭、二没办报经验的王绍据,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点将,成为正在复刊筹备中的《闽东报》负责人。在他身后,此时的闽东大地,一场以转变思想观念为突破口的摆脱贫困攻坚战正在打响。

  经过深入调研,习近平同志针对当时宁德贫困状况多次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上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坚持“滴水穿石”的精神……

  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民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实施对象,告别了山上低矮破旧的茅草房,整村迁到处于赤溪村中心地带的砖混结构两层新楼房。此后的20年,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民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彻底告别穷山恶水。

  “造福工程”的实施,成为赤溪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开始。数据显示,2014年,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4元,是1984年166元的70.3倍。

  历经30年来的扶贫开发,赤溪村实现了由深山穷村到美丽畲寨的幸福嬗变。官方称,正是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赤溪村走出了一条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

  如今,赤溪村,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已是一个山环水绕、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脱贫作出重要批示,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让赤溪干部群众充满希望,更让年轻一代信心满满。

  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王一彪一行来到赤溪村,预备全景探究赤溪村三十二年扶贫历程。即将结束采访返程之时,村里头请求他们把一封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和驻村第一书记王纯华的信带往北京,转交给习大大。

  赤溪村寄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件全文

  尊敬的习总书记:

  您好!

  我们是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2015年1月29日,您对我们村脱贫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一年过去了,我们想向您汇报一下我们村发生的变化。

  您的亲切关怀传遍了赤溪村,大伙热血沸腾、欢欣鼓舞。当天就召开了全村大会,传达您的批示。大伙都说要把这一天当作我们赤溪村发展历史上的新起点,一定要按照您的要求,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精神,率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小康,绝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

  学习传达您的批示后,大伙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2015年7月15日,投资3亿多元的杨(霞浦县杨家溪)赤(赤溪村)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咱们村通往外面的山门彻底打开了,如今我们赤溪村到高速公路口仅20分钟。公路通了,咱们村借助太姥山的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了生态旅游业、特色农业,让家家户户都冬闲不闲,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咱们村当年搬下山来的下山溪村22户畲族群众的住房全部重新翻建,改成了旅游民宿,今年就能接待游客了。

  如今,咱们村村民年纯收入13649元,村财收入也超过30万元,这些收入有近一半来自生态旅游。您为我们保护下来的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老百姓的山上银行。全村贫困率从80年代的92%减少到1%。

  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我们村两委成员集体认真学习,倍感温暖,也感到责任和压力。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带领全村畲、汉两族党员群众,啃下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硬骨头”,众志成城,绝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消除最后的1%,把赤溪村从“中国扶贫第一村”建设为“中国自强第一村”。

  盼望您有闲能来我们村走走,看看生态美景,尝尝生态美食。猴年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全村干部群众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畬族村村支部书记杜家住

  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王纯华

  2016年1月13日 磻溪镇党委书记

标签:习近平|脱贫|赤溪村
稿源: 福建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