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万科“王”的战争:这不只是一场情怀与资本的对决
剑拔弩张,戏份越来越劲爆
12月17日,在宝能对万科股权的持续增持“逼宫”之下,万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终于出面,他的4500字内部讲话直抒胸臆“不欢迎宝能”,被视作向宝能发出的宣战檄文,也将外界对“宝万之争”的关注骤然拉到了顶峰。
第二天,闷声的宝能发声回应,万科股价随即在早盘被巨量大单封在涨停,股价创出8年新高。自11月30日万科股价突然启动以来,15个交易日,万科A整体涨幅超过60%。而这一天下午万科A的停牌,则被解读为王石反击战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周末,各种消息、八卦层出不穷,我们听到了种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和立场。“野蛮人”叩击万科大门,注定将成为中国企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围观者自发站队
挺“王”派:这是屌丝借高利贷强娶白富美
宝能派:资本面前只有力量的对决,情怀无效
王石的强硬表态,迅速掀起一场舆论战,围观者自发站队。
在中国地产界,王石可以说有着“教父”之名,其一手创办的万科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他当年放弃股权,牵头设定的万科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企业标杆。而宝能系是一个快速崛起、庞大而神秘的商业帝国,其“卖菜炸油条”出身的董事长姚振华极少露面,这次为了吞下万科,宝能通过杠杆融资,风险极大,还面临着平仓风险。
挺“王”派发出疑问并相信“正义”必胜,“去年宝能整个房地产交易额就几十亿,怎么管控业绩2000亿的万科?这就是屌丝借高利贷强娶白富美。”
也有给宝能投票的,认为资本力量面前只有力量的对决,情怀无效。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相信实力和能力,相信市场规则,“讲信用和讲资格都是情绪化的东西,公司上市了就不是某个人的企业,而是社会公众公司,谁最有能力、最受股东信任,就由谁来掌权。至于资本背后是否高杠杆,是否存在爆仓问题,那是收购方自己的事情,只要不违法就没关系。”
一场教科书式的案例
“宝万之争”或成金融资本控制产业资本的符号
对“宝万之争”的围观,已经超越企业界、学术界及监管部门。
由于宝能的增持,从11月27日开始,万科的股价从14.26元迅速涨到24.43元。“万科的股票常年不温不火,即使在今年上半年的牛市也只出现微澜。你不涨,总有人帮你涨。”有股民表示。王石在万科内部讲话中以情怀拉拢中小股东,不过中小股东的反应可能要让王石失望了,在宝能系大举推高万科股价之际,逐利的散户们内心天平早已发生倾斜,在万科发布停牌公告后,散户们的不满情绪也被点燃。“谁让股价上涨我们就支持谁”,“我涨停价买的,跳楼的心都有了”,股民们在股吧里发着牢骚。
作为当今企业界硕果仅有的“三好学生”,中国公司三十年发展至今最值得骄傲的公司标本之一,万科将在这场雕刻了时代特征的收购大战中走向何去,“中国地产教父”王石和他的团队能否得到他们想要的结局?答案仍在虚无之中。
周六一早,王石“周一见”的微博随后被删除。或许王石有了御敌之策,又或许其间出现了变数,局势尚不明朗。不过,这注定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案例。 “宝万之争”或许会成为一个中国金融资本正在逐步控制产业资本的符号。收购大战的结尾谁也无法预料,历史上文明的罗马人最终败于蛮族,文明和野蛮有时只在一线之间。(记者杨奕)
·万科“王”的反击战悬疑重重6大战术的可行性分析
·“宝万之争”:金融资本控制产业资本的符号?
8月27日
宝能系三次举牌,持股万科15.04%,取代华润成万科第一大股东。
9月4日
港交所披露华润增持万科,持股比例达15.29%,重夺大股东之位。
12月6日
万科公告宝能系持股比例增至20.008%,再次成为第一大股东。
12月17日
王石发表内部讲话,向宝能“宣战”。
12月16日
港交所披露宝能再增持万科,持股比例达22.45%。
12月10日
深交所发函9问宝能系旗下钜盛华。
12月8日
安邦保险举牌万科,持股占比达5%。
12月18日
早
宝能集团发布声明称“相信市场力量”。万科股票再次被迅速拉升至涨停。
13时
万科停牌。证监会表态:只要合法合规就不干涉。前海人寿发行15亿资本补充债。
晚
万科总裁郁亮表态:和王石坚定地站在一起。
12月19日
王石发微博“下周一见”,随后又将其删除。
12月20日
万科公告,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最晚于2016年1月18日恢复交易。
宝万大战
未完待续
- “谁的万科”翻牌 王石宣战“宝能系”2015/12/18
- 两日斥资52亿元 钜盛华增持万科至22.45%2015/12/1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