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型厝(梅峰)别样民俗舞香龙传承千年 积极申报省级非遗
晋江新闻网9月17日讯 在晋江东石镇型厝村(梅峰),说起舞香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悉,这项每年元宵节期间开展的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已1000多年,未曾间断。
昨日,记者从东石镇获悉,继此前先后被列入晋江市、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目前型厝舞香龙民俗正积极申报省级非遗。
元宵民俗传承千年
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东石型厝村都异常热闹,这几天,该村一年一度的元宵民俗活动——舞香龙都会如期开展。
舞香龙活动期间,每天入夜时分,型厝村中大人小孩都提着灯笼,有的扛着火把,有的扛着酒盏灯,十多个年轻小伙子舞动香龙,演练各种招式活似火龙,气势汹汹,大有驱魔除妖之势,几次舞弄后,火龙到村中巡逻一遍。每到一家贺岁祝福,像火龙一样旺热腾达,巡游完毕即随游灯队伍绕境巡村。
型厝村主任蔡英贺介绍,元宵舞香龙是该村一项独有的民俗,也是村里元宵游灯的重要内容,自北宋刑部尙书颜怿建村以来,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型厝元宵游灯活动,包括舞香龙、烧火马(火把)、采轿脚、酒盏灯、烧火鼎等节目。
“‘游灯’寓意用‘火龙火马(把)’烧掉骯脏邪祟,以保合村平安。”型厝老人会副会长蔡天恩吿诉记者,宋开禧年间,型厝村中常有水患,建七墩八桥,取以土克水之意,时有流疫,人口损失不少;逢値元宵佳节,家家户户扎烧火把,点酒盏灯,参与舞香龙,连续三夜闹灯或许香龙火盛,所到之所偶得火气驱霉杀菌之效;元宵过后疫症即止,人们都认为香龙能驱邪除疫,于是年年习以为例,驱除邪崇,祈求风调雨顺。
粗索为筋外裹稻草
自制香龙长约25米
在型厝村一处祠堂,记者见到了村民口中的“香龙”。“香龙”以粗索为筋,外裹稻草扎成,每年舞香龙时,龙身便会揷满点燃的特质贡香。
“‘香龙’长约25米,一般分为12节,每节撑以木棒,揷上贡香后重达千斤。”型厝村“香龙”制作传承人之一的蔡用坛介绍,因舞香龙民俗活动的只在元宵节开展,且“香龙”系稻草制作,经过元宵节的三个晩上折腾,“龙身”已是散架面目全非,故每年的元宵节前就必须另行扎缚,由有经验的人年年制作。
蔡用坛表示,除制作“香龙”外,每年元宵节前,村里还会开展舞香龙培训,由村里20岁至35岁的靑壮年自愿报名,再由年长的村民手把手传授。舞香龙技巧包括龙念珠、龙扫尾、龙翻身等特技。
据了解,型厝舞香龙民俗活动此前先后被列入晋江、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録,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遗。这项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因年年开展得以较好地传承下来。
型厝村党支部副书记蔡东烈吿诉记者,目前村里已有3名年轻人正在传承学习“香龙”制作,以确保该项技艺不会断层;而对于舞香龙的技巧,经过代代相传,目前大多村民已能熟练操作。为进一步做好包括舞香龙在内的元宵游灯民俗传承与保护,下阶段他们不仅将继续深入开展对游灯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硏究,还打算将成立游灯传统文化领导小组、开展送香龙民俗活动进校园入课堂活动等。
(记者 赖自煌 王家煜 通讯员 柯贤总)
- 台湾中华国际文化民俗艺术协会来晋江交流访问2015/09/14
- 晋江市文化产业周系列活动:中秋到五店市 看晋江传统民俗表演2015/09/10
- 灵源寺举办民俗活动 今起至8月3日交通管制2015/07/29
- 60多名梅庭青少年 家门口亲近“非遗”传统文化2015/07/26
- 安海镇征集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靓照2015/06/2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