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看晋江之19个街镇一把手访谈
龙湖镇党委书记王江涛:
五项措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王江涛
近阶段,龙湖镇结合“十三五”规划,积极谋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思路和措施。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纺织、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走生产智能化、产品差异化、经营精细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立足企业现有基础和竞争优势,通过培育和调整,扶持恒盛集团“爵士兔”文化动漫产业、闽南水产“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天泽农业物联网“互联网+农业”、夜光达“新型3D蕾丝炫光膜”等项目,逐步向文化创意、海洋科技、现代农业、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优化和改善龙湖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以金融投资、物流、商贸、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大力打造滨海旅游运动产业带;发展以乡村休闲观光为主题的田园风光项目。
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技术企业的合作,探索以产权为纽带的合作模式,密切产学研结合,搭建开放式创新体系。
五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镇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完善城镇功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时尚服饰织造园和中山街旧城改造项目,加快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记者_施蓉蓉)
磁灶镇党委书记张汉杰:
加快创新智造 提升集群效应 新旧产业并驾齐驱
张汉杰
近年来,磁灶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两大轮子,并驾齐驱,产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已逐步显现。
下阶段,磁灶将从三方面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针对性调研,提出符合建陶业实际的智能制造扶持方案。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支持企业创建和培育品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加大对创牌企业的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加快“机器换工”步伐,特别是针对陶瓷生产线分拣、炉后打包装箱等工序的智能化改造进行奖励扶持;支持企业加大营销创新力度,依托新引进的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大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是发挥包装印刷基地的载体作用,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集群效应,初步形成分工明确、配套齐全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和轻工鞋服集群。
三是依托独特的人文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确立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沿陶东路、318线发展轴,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目前五金机电一期已开业,二期正加快建设,海西家居一期明年初可开业,传化、顺丰、申通等专业物流项目正加快建设,商贸物流集聚区的雏形已经显现。
(记者_赖自煌)
内坑镇党委书记连建筑:
持续深挖道口经济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连建筑
“内坑产业结构以陶瓷、鞋塑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内坑镇党委书记连建筑说。近年来,内坑紧抓高铁时代机遇,围绕“晋江门户新城、物流集散中心、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持续深挖道口经济,全力推进21个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带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内坑要做好拓展产业平台这篇文章。”连建筑说。全镇规划建设站前商贸区、旧街改造区、镇区中心区、品牌工业城、高铁物流区五大产业平台,并以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拉开空间布局,促进商贸服务、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要素融合、集聚集约、规模发展。
让“老树开新花”,连建筑这样形容传统产业升级。今年1-7月份,内坑20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8.4%。以恒安生活用品、贵人鸟鞋服、力道体育等新引进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积极带动建陶、鞋塑等传统产业实施“五个创新”,通过扩能技改、自动化改造等,实现从数量型、粗放式向质量型、内涵式转变。
连建筑表示,内坑要继续培育新兴产业,促“新苗成大树”。依托晋江陆地港、普洛斯物流园及站前商贸区等,加快发展智能物流、跨境电商、“互联网+”等新业态和商贸服务业,不断集聚商流、物流、信息流,与区域乃至周边制造业、商贸业加速融合,形成相辅互促共荣的良性互动。
(记者_陈崟)
- 分组讨论:各方声音2015/08/27
- 十二条措施很给力 最高1000万奖励企业智能改造2015/08/27
- 产业转型升级 晋江准备这么做2015/08/27
- 加强政企互动 服务转型升级2015/08/27
- 打造晋江经济升级版 争当转型升级排头兵2015/08/2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