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德化一教师为还赌债办假证 替人套取120万公积金获刑

www.ijjnews.com   海峡都市报  2015-08-07 08:30
  

  为偿还赌债,德化某中学教师黄某,竟想到办假证套取公积金的“生财之道”。短短4个月,他和同伙18次办理假房产证、假结婚证,非法套取公积金120多万元,从中抽头牟利21万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办假证过程中,他总是漏洞百出,有次办假结婚证,他错将一位名叫“陈某玉”有自建房的七旬老伯当成女性,和一名中年男子“结婚”;第19次作案时,他提供的假房产证号竟然少了两位,非法套取公积金一案,由此案发。

  昨日,德化法院通报该案案情: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黄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同案犯林某一审获刑3年8个月。

  教师办假证替人套取120万公积金长旺/漫画

   【蹊跷】七旬翁“再婚” “丈夫”是中年男

  去年7月一天,一名男子走进德化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示一张房产证和结婚证,说要帮朋友“许某”提取公积金。工作人员发现,该男子十分眼熟,来过不下10次,都是帮不同的人提取公积金,而这次提供的房产证号缺了两位,心生可疑,便扣下他提供的证件,将此事上报。

  非法套取公积金一案,由此揭开。经查,该男子姓黄,是德化县城某中学教师,他提供的“许某”房产证和结婚证,都是伪造的。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利用伪造的房产证和结婚证,18次非法提取住房公积金,涉案金额达120多万元。

  黄某伪造的结婚证,也是漏洞百出。有一回,他为了帮苏某套取公积金,在住建局官网上,查到一个叫“陈某玉”的自建房房主,便以为这个名字带“玉”的人是名女子,将苏某和陈某玉的名字写在伪造的结婚证上。事后,相关部门追查发现,陈某玉实际上是名年过七旬的老翁,老人家做梦也没想到,都一把年纪了,竟然被人“再婚”一次,对象还是名中年男子,哭笑不得。

  【讲述】赌博输掉家底想发财动歪心思

  经办人员称,40多岁的黄某原本家境不错,但因赌博输掉家底,身边的朋友有的做陶瓷生意,有的做电商,都慢慢富裕起来,他心里也躁动起来。

  去年3月,黄某与朋友聊天时得知,使用伪造的房产证及结婚证,可非法套取公积金。眼前一亮的他和同伙林某合计后,开始这条“生财之道”。

  法官介绍,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时,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审核房产证和结婚证,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名下有自建房,其配偶可凭借该房产证及二人的结婚证明,便可办理提取业务。黄某的作案方式很简单,对外谎称只要提供结婚照,就能帮忙办理提取公积金业务。欲提取公积金的男性当事人,向他提供结婚证照片后,他便到德化县住建局的官网搜索房产权属公示信息,包括房屋所有人姓名及房产证号,挑选看上去是女性的房主后,指示他人制作假结婚证,让欲提取公积金的当事人和该房主“结婚”。紧接着,黄某便拿着伪造的房产证和结婚证,到公积金管理中心替人办理提取业务。

  【判决】当庭悔过一审获刑4年

  法院审理查明,去年3月至7月案发,黄某和同伙18次伪造证件,共套取公积金122.1万元,每次按照15%至20%的比例抽成,共牟利21.75万元。

  案发后,涉事人员才知被骗,不得不归还所套取的住房公积金。法官称,这些人当中,有公务员、教师,还有企业职员,都因资金周转困难,想要提取公积金应急。18次作案中,黄某自己还非法套取1.6万元。

  庭审中,黄某当庭悔过,称自己一时发财心切,才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得知年仅7岁的儿子,正在法庭外默默等着父亲归来,黄某不断摇头惋惜。

  “黄某身为人民教师,本应为人师表,受人尊敬。但他不加珍惜,知法犯法,积极实施犯罪,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宣判之后,法官也不禁唏嘘,考虑到他的儿子才7岁,心智尚不够成熟,也担心他情绪失控影响法庭秩序,法官婉言拒绝孩子入庭。孩子很天真地问,“我什么时候能见到爸爸?他答应我要去游乐园呐”。近日,德化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一审判处黄某有期徒刑4年,判处林某有期徒刑3年8个月。

      (记者 韩影 通讯员 郑荣平 陈公照)

标签:公积金|赌债
稿源: 海峡都市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