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真人秀节目要避免过度明星化娱乐化
对于荧屏一年上百档的真人秀节目,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有了更为明确的引导方向。日前,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当前真人秀节目继续引导和调控,避免一窝蜂盲目引进,避免过度明星化,坚决抵制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同时,总局将通过黄金时段节目备案、各类评奖评优等管理机制,倡优抑劣,科学调控。截止发稿前,记者试图联系各家卫视,但大都没有回应,部分明星阵容较强的节目如《真心英雄》等则透过宣传方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通知会有变化”。
模式:谢绝“一窝蜂引进”
玩游戏、做任务、去穷游、谈恋爱、宿军营……随着数量的井喷,如今的真人秀题材似乎已经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阶段,但模式雷同的问题却总如影随形。从《挑战者联盟》、《极限挑战》、《真心英雄》等明星挑战类节目,到《我们相爱吧》、《加油吧新郎》等明星婚恋节目,再到内容形式颇为相似的《壮志凌云》、《冲上云霄》等航空节目,观众拿着遥控器傻傻分不清的情况不断上演。
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背后,也折射出内地荧屏过度依赖“引进模式”的问题。纵观荧屏,观众能叫得上名字的季播节目几乎都来自韩国,连一些标榜原创的节目身上也若有似无地带有韩国的影子,游走在“山寨”的边缘。
对于这类现象,《通知》态度明确,积极鼓励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要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心理,坚决纠正一窝蜂式的盲目引进,对于以合作方式变相引进的现象要坚决治理。
有趣的是,不少制作公司似乎对此早已作出了应对。近期在北京成立的制作公司蓝色火焰,就引入了曾制作《爸爸去哪儿》和《我是歌手》的韩国“综艺教父”金荣希等韩国电视人,从“买版权”变为“买人”,其董事长胡刚透露,国内综艺大多周期短且是购买外国版权,成功率越来越低,未来发展方向还是制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流价值观的节目,“中国的节目不是只会拿来主义,不是只会走捷径,只有原创才有立身之本”。
明星:告别高片酬和“作秀”
除了在根本上对模式创新发展提出要求,记者注意到,《通知》中也有一些针对当下真人秀拼明星、开天价等怪现象的批评。其中,《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风气。
其实,这两年明星与真人秀的关系的确有些“相爱相杀”。一方面,制作方看重明星的影响力和话题度,另一方面又为明星的高片酬和不可控言行而饱受压力。单说片酬,近两年一线明星的酬劳都高达数千万元,二三线明星也坐地起价。而难以预料的明星丑闻,更是节目的隐形炸弹。此前乐嘉在《超级演说家》录制现场醉酒爆粗,就引得外界一片哗然。
因此,对于明星在节目中的表现,《通知》也有一定的引导,认为真人秀节目要体现真实和真诚,特别要防止明星嘉宾作假作秀、愚弄观众。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
浙江卫视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将收官的亲子真人秀《爸爸回来了》第二季在本质上与《通知》的思路不谋而合,“不认为设置人为任务,就是对父亲和孩子像白开水一样真实的生活观察和记录,从节目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任何消费未成年人的内容。如果以后有类似的综艺节目,我们也会一以贯之地秉持这个原则”。
而业界普遍认为,从“防止明星嘉宾作假作秀”的角度出发,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很可能是刚刚开始火热的明星婚恋类节目。由于这类节目中大都安排了明星相亲、约会、旅行、见父母等环节,观众很容易因此“入戏太深”,却忘了节目很可能只是“逢场作戏”。此前《如果爱》中张俪与王阳明在节目中相恋后迅速恋情告终,或许就是最好的例子。
趋势:素人综艺正抬头
有调控,自然也有引导。对于真人秀未来发展方向,《通知》指出,真人秀节目要贴近火热显示生活,挖掘展示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例。
这一方向,似乎直指全素人真人秀——即完全没有明星的真人秀。其实,早在今年上海电视节上,不少业界大腕就在论坛讨论时指出,素人真人秀会是未来内容探索的一种方向,它不仅能控制过高的明星成本,也能引发较好的社会关注度。从全球趋势来看,以素人为主力的室内竞技类真人秀也正重新抬头,成为欧美荧屏的主流。
而从三季度的表现来看,已经有一些素人真人秀开始萌芽:北京卫视率先在周五档推出聚焦普通人的真人秀《暖暖的新家》,用装修带入每个家庭温暖而动人的故事,首期就在竞争激烈的周末档表现不俗。浙江卫视周三档的《全能极限王》则主打素人挑战,同样表现不俗,制片人陈佃透露,素人节目最打动的人就是平常人的情感,“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观众能在观看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像《全能极限王》,它能激发平常人的潜能,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不要再做宅男宅女,能走向户外,过健康积极的生活”。
(记者 曾索狄)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