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出境游“奇葩”证明为何多?

www.ijjnews.com   北京晨报  2015-06-15 08:29
  

  原标题:出境游“奇葩”证明为何多?

  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游呈现激增态势,然而申办出境手续繁琐、出具证明繁多的问题也困扰着众多游客。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召集外交部、公安部及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出境管理服务、简化公民出境手续。

  多数“奇葩证明”出自第二环节

  北京陈先生办理出境游手续时被要求提交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经历,经媒体报道后舆论反响强烈。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曲云海介绍,绝大多数“奇葩证明”都出自办理第二个环节。中商国际旅行社签证部经理王舸表示,有些国家和地区会从核实身份、核实家庭、核实财产三方面来防范出境后滞留不归等问题,要求申请人提交亲属关系证明、资产证明等相关材料。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各国对我国的签证政策总体在放缓,需要提交的材料在不断简化。以申请韩国签证为例,早先需要申请人提供社保证明、工资卡流水等材料;但现在来自“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申请者,提供申请表、身份证、护照照片等材料就行了;如需证明亲属关系,也只需提交出生医学证明的复印件。

  “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社会、经济层面的考虑,通过设置‘签证壁垒’来保护本国国内就业,这是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郭少春坦言,尽管近年来我国人员往来便利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签证壁垒”、非法移民和境外犯罪等问题,“签证难”问题依然显著,与我国公民的实际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办证“与民方便”仍要完善

  “部门一张嘴,群众跑断腿”。专家指出,“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问题核心,是将本应由职能部门承担的核查职责转嫁到了群众身上。国办信息公开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简政放权需要各方面统筹配合,能化简的化简,不能化简的也要提高效率,让公权力真正发挥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作用。

  曲云海表示,近年来,公安部陆续出台了多个出入境手续办理的便民措施,如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和往来台湾通行证件申请表“三表合一”,推行网上预约办理,缩短办证时限等。看到媒体报道后,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正在进行排查清理,防止在办理公民出国(境)手续中出现类似问题。

  据悉,公安部正在积极研究推动向县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下放出入境证件审批权限,提高证件审批效率,坚决纠正和杜绝基层单位擅自增加一些证明材料的做法。此外,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改进完善信息系统,加大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对能够通过内部核查的事项,坚决避免群众多跑腿。据了解,目前北京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已经和社保部门实现了网上信息共享,当申请人异地办证需要提供在北京的社保情况时,已不再需要去人社部门开证明。

  曲云海还透露,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正进一步规范窗口单位服务、扩大口岸自助查验通道使用范围等便利措施。

  “说走就走”还需多方努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5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其中可以组团走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7个,但只有54个国家可以免签入境或者入境时办理落地签证。切实提高护照“含金量”成为国人的普遍期待。

  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国际关系处处长封立涛表示,出境旅游便利化是国家旅游局今年确定的52项重点工作之一。我国通过领导人高层互访以及各个层级的战略对话、外交磋商、领事磋商、会谈等平台,正在不断推动相关国家调整对华签证政策,简化对中国公民签证申请的手续。

  经过各方努力,近期美国、加拿大相继向中国推出有效期10年的签证,受益人群覆盖面达80%左右;日本放宽了3年多次签证的发放条件;英法德意等国也纷纷缩短审批签证的时间。此外,可前往16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APEC商务旅行卡也将从今年9月起,由3年有效期延长到5年。目前,我国正在和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磋商关于互免团队的签证协定,有望在近期取得成果。

  “对具备互免签证协定条件的,我们一定全力促成;对短时间内不具备条件的,我们也会想方设法提供便利条件。”郭少春说,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为中国公民“想走就走”的旅行创造更加方便、快捷的环境。

  据新华社

标签:出境|奇葩|证明
稿源: 北京晨报  编辑: 郭婧婧郭婧婧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