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发消息力挺叶济德:九峰茗茶董事长并未跑路
叶济德(资料图)
自媒体报道了九峰茗茶福州门店全数关闭以后,“九峰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昨日,“九峰老板未跑路”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炸开了锅”,该发布者在朋友圈中力挺叶济德。
昨日,双刀客策划总监徐方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声明称,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并未跑路,叶总刚与之通话,叶总对大家的关心表示感谢,对有负九峰同仁重托,深深致歉,正在积极善后,请勿以讹传讹。该消息一出,再度引起业内关注。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双刀客策划总监徐方与叶济德结缘于2010年。那一年,叶济德还与徐方探讨关于茶叶新品“89度茉莉红”的策划事宜。在九峰倒下的消息曝光以后,徐方在其博客中写道“最后一次与叶总通话,是因为某微信平台发了一条九峰马连道店关门的消息,老叶火急火燎地委托我与对方交涉。老叶还亲自上门沟通,平台才最终删掉了文章。”
回顾九峰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叶济德与徐方有过几次重要的沟通交流。包括代言人为品牌做宣传的事宜,考虑品牌营销的全案策划事宜以及叶济德曾邀请徐方出任副总主管电商运营的事宜。
而在此前的6月4日,徐方在其博客中还透露,九峰的破产倒闭,只是中国茶业改革的一个缩影!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和恶性竞争,还有更多的茶企面临生死考验。痛则思变,必将有更多的新业态、新品牌脱颖而出。不要把一个茶企的失败,炒成整个行业的悲观。
徐方认为,九峰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策引发市场突变,企业发展战略出现严重失误。九峰高层对市场形势的误判,直接导致企业发展战略严重错位。品牌销售业绩却并未呈现等比例增长态势,资金链断裂便不可避免。
另外,团队高估了企业发展后劲,全渠道营销分散核心竞争力。而叶济德的文人情怀,意气用人,缺乏创新忧患意识也是九峰走向“灭亡”的一大原因。
叶济德的文人气质导致九峰“倒下”
“九峰事件”曝光以后,业内有不少关于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的评价。最普遍的声音就是“叶济德是一个踏实肯干,又富有挑战精神的人。”然而叶济德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即他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的儒商。而这所谓的文人气质却成为九峰“倒下”的致命伤。
比较感性做事情追求完美
一位在九峰工作了4年多的中层员工向东南快报记者坦言,在工作方面,叶济德与其他老板不一样,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样太功利化。他对员工具有人文关怀,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还关心员工的生活。“作为老板他的为人处世比较人性化。”该中层员工回忆说。
从媒体人到九峰的掌舵人,叶济德经历很多难以想象的艰辛,也许就是因为曾经做过媒体人,他身上才具备了与其他商人不同的人文气息,而这一特点在他的员工看来是一把“双刃剑”。
“叶总的文人气质使得他比较感性,做事情追求完美。在工作中太感性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决策和用人方面。”上述九峰中层员工说。
双刀客策划总监徐方也曾表示,叶济德具有文人情怀,意气用人,缺乏创新忧患意识。创业前,叶济德曾任福建省电视台某部门主任,后辞职下海创业。创业九年,企业初具规模,创业团队日臻成熟。没想到他文人情怀大发,重金聘请非市场营销人才担当营销重任。叶济德待人真诚、善待朋友,却在识人用人方面,屡屡陷入文人狭隘。开疆拓土,缺良将奇兵,局面难开便在情理之中。
具有勇于拼搏踏实肯干的闽商风采
虽然叶济德在用人方面缺乏慧眼,但也不得不承认九峰发展成为拥有全国300多家连锁店的龙头企业与他的不懈努力与勇于挑战有关。
“叶总是一个低调务实、干练、有思想的人,是一个具有闽商风采的典型人物,作为他的老乡,我也很佩服他,他踏实肯干、勤恳爱拼,正是因为这样九峰才能一步步壮大起来。”上述中层员工告诉东南快报记者。
在创业初期,叶济德十分看好茶行业,他认为这是一个前景光明的行业,为了构建一个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蓝图,他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专心做起了茶叶生意。
“叶总是一个很有信心的人,即便是公司遇到瓶颈时,他也常常给员工们打气,向员工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他没有放弃过,他坚信这个行业可以发展得很好。”该中层员工告诉东南快报记者,这一次并不是九峰的第一次危机。
在此之前,九峰也遇到过发展瓶颈。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热,叶济德也跟风加入了购茶炒茶的队伍,还为此投入了很大的资金,然而不久普洱茶市场就全部崩盘,九峰陷入了经济危机。但叶济德没有放弃,在不断尝试各种解决方式以及贵人的帮助下,九峰挺了过来。
“然而这次九峰面临的危机是巨大的,虽然与此前一样,都是资金链断裂,但这次的危机还引发了其他问题,加上整个市场大环境低迷的因素以及银行放贷不如以前容易,才导致了九峰出现了目前的状况。”该员工对九峰的“倒下”感到惋惜。
(记者 徐昕昀)
- 泉州老板“跑路潮”:豪车贴满抵押贷款传单2014/11/11
- 农用货车刮花奔驰 货车主人急“跑路”2014/11/11
- 同安老板非法集资5000多万举家跑路 被厦门警方押回2014/09/25
- 非法吸收存款涉案数亿元 南安“能人”跑路被抓2014/09/19
- 国务院专家为闽企"把脉":"老板跑路"不是福建专有2014/09/1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