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深沪传统民俗“爬龙船”重现江湖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05-17 11:25
  

  从海上“转战”陆地 采用传统染色工艺制作队服

  沪江龙船队,晋江唯一一支陆上表演的龙船队。

  说到端午节,赛龙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晋江深沪镇,有着一支“爬龙船”队伍,同样是为了缅怀屈原的传统端午活动,不一样的是,“爬龙船”是从海上演变而来,而从海上到陆地,中间断了40余年,直至2004年5月才“重出江湖”,并于今年5月2日成立深沪镇泉晋民俗沪江龙船队。

  传统民俗不能丢 重新组队“爬龙船”

  5月2日下午,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声,深沪镇街头出现了一支充满“古早味”的队伍。队伍前面是两名穿着喜庆的阿姨,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提着装糖果的篮子,见了小孩就发糖。队伍中间是一艘“划动”的龙船,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还不时喷火;龙身用金色的有龙鳞片的布制成;中间站着14个人,正拿着白色的船桨整齐地“划”着龙船。

  原来,当天是深沪镇泉晋民俗沪江龙船队(以下简称“龙船队”)的成立庆典,队员们盛装踩街,为大家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爬龙船”。

  说起“爬龙船”的历史,80岁的施代雄只知道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应该有上千年了”。其实,最初的“爬龙船”和大家所熟悉的“赛龙舟”一样,都是在水域进行的活动,大约半个世纪前出了次事故,从此,这项海上传统活动就停止了,这一停就是四十多年。

  “从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就看着父辈们在‘爬龙船’,延续了这么多年的传统活动,断了实在可惜!”就这样,施代雄和老友们决定“重拾”“爬龙船”。几经琢磨,大家决定将“爬龙船”“搬”到陆地上来,既保障安全又有特色。

  2004年5月,间断了40余年的“爬龙船”重出江湖。不过,那时的队员都是随机的、不固定的。“谁有空谁就来,比较散,没有统一起来。”龙船队队长吴自力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展示“爬龙船”这项活动,龙船队于今年5月2日正式成立。

  “那天我们结束踩街回到家后,就陆续接到很多亲朋好友的电话,甚至海外的华侨也在微信上询问。”当天活动的照片、视频火爆了微信朋友圈,这着实让队员们有些意外,也让他们增强了信心,更加觉得把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一种责任。据吴自力介绍,该龙船队是晋江唯一一支在陆地上进行“爬龙船”表演的队伍。

  传统服装手工染色 原始“古早味”

  当记者来到龙船队队员“贼啊”家中时,10多名队员正聚在一起泡茶聊天。“贼啊”本名翁祖筑,负责龙船维护和维修,龙船也是他设计的。

  贼啊家中的院子里挂着十多套衣服。红褐色的上衣及头巾、黑色阔腿裤,加上一双走起来“哐哐哐”的木屐,便是“爬龙船”队员的装备了。“这上衣是纯棉的。”贼啊介绍道。纯棉的衣服为什么会这么硬呢?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贼啊笑着从屋里拿出一种类似番薯的植物和一把木锤。“这个叫做‘ji neng’,用木锤把它捣碎了,放入常温的水中,它的汁液就会融入水中,变成红水,然后把白色的棉衣放进去反复染色,再在太阳下晾晒后就成了这样,而且衣服会变硬。”贼啊一边比划一边说,用这种方法染的衣服越晒颜色越红。

  “深沪古早时候的渔民就是穿着这样的服装。”龙船队副队长陈金狮说,这种硬硬的衣服不仅可以挡风而且吸汗效果好;阔脚裤容易穿,方便海上作业;海上风大,头巾用来保护头部,避免头痛。此外,以前物资匮乏,耐穿的木屐便成了渔民的最佳选择。由于早期“爬龙船”是在海上进行的,便采用深沪最古老的渔民装来作为队服。

  “ji neng”是闽南语的读音,学名薯茛,别名染布薯,多作为制革、染渔网、绳索、布料的染料。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爬龙船”,龙船队沿袭这种古老的染布法来制作队服,这也是龙船队最具深沪特色的地方。

  除了服装,“龙船”大部分也是队员们合力打造的。贼啊负责设计及龙头、龙尾的制作;龙身的框架是请人用不锈钢焊成的,再由队员们进行装饰。令龙船更加栩栩如生的是龙头上的机关设计,在表演过程中可通过遥控来使龙头喷火、龙眼发光,这部分则是由龙船队中来自龙湖的施先生制作的。

  常受邀演出 盼加入年轻力量

  据介绍,龙船队共有队员30人,平均年龄近60岁,“队中只有一名年轻人”。大伙口中的年轻人便是36岁的李俊杰,而他加入龙船队的过程也颇具戏剧性。

  “我从小就对传统的东西有兴趣,也喜欢研究深沪的历史文化。一开始知道有龙船队之后还蛮想加入的,又担心年龄太小不被接收。”当时龙船队正在排练,李俊杰送了4箱矿泉水到排练场地,刚好队伍中有他认识的人,问他愿不愿意加入,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成为龙船队的一员。

  自2004年“复出”之后,龙船队便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其中大部分是配合一些民俗文化活动。

  “年轻一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对龙船队接下来的发展,队员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爬龙船”这项具有深沪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延续下去。(记者 施蓉蓉 董严军 文图)

标签:深沪|爬龙船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秀英谢秀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