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天暴跌400点创两年来纪录 外资加速入场抄底
资料图
中新网5月8日电 “涨得越高、跌得越凶”,A股“疯牛”从4500点一线飞流直下,三天砸出近400点的大坑,跌幅超8%,创2013年6月以来最大三日跌幅。
股民:我的奥迪变奥妙
机构:空头意图居心叵测
三只乌鸦落枝头,5日—7日,沪指分别大跌4.06%、1.62%、2.77%。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股指跳水,A股成交量骤降,以沪市为例,上证由原来的万亿成交额萎缩至5000亿左右。
眼看着账面市值急剧缩水,股民哀叹“心情down到了谷底,真的零下好几度C!”也有股民不忘自娱自乐,“大前天我有辆奥迪,前天变奥拓,昨天变奥妙了。”
那首《股市大合唱》又被传唱开了:熊在吼!牛在逃!机构在咆哮!股民在哀号!回首昨日万丈高,前瞻明天又要跌了….。。
大跌之下,传言满天飞。先是有券商报告称三季度有望上调印花税,随后国税总局辟谣称,“不清楚此事”。此前4月24日,证监会官方微信也曾就提高印花税一事辟谣,称“传言是虚假消息”。
6日晚间一则“监管层再警示风险,两融余额不得超净资本4倍”的消息在投资圈流传,7日开盘前,证监会微博紧急辟谣该则消息,但其随后立即删除了这一微博。
空头近日又抛出一重磅利空,宣称A股的又一项“不寻常”的指标亮起了红灯。
交通银行旗下投资银行与证券业务子公司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预计,股市可能即将大跌,原因包括市场估值过高、市场情绪非常乐观、融资买入的条件收紧等。不过,一项更不寻常的指标也亮起了红灯。与债券市场相比,股市已经不再便宜,它发现,上证指数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已经回落到股市2007年和2009年见顶时的水平。
对此,有机构指出,与2007年相比,还有更多见大顶的标志性信号尚未出现,空头的意图居心叵测。原先多头过强诱发政策降温,而目前空头过剩,将迫使监管层出面维稳,上涨仍将是未来的主基调。短期空头肆虐不值得过于悲观,调整反而是未来布局的机会。
外资加速入场抄底
传6000亿社保基金入市时间将大幅提前
暴跌之下,眼下能否抄底?
数据显示,随着A股跌幅加深,外资进场步伐正在加快。沪港通交易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个交易日里,沪股通分别净买入8.33亿、7.12亿及26.47亿元人民币,昨日资金流入量大增3倍多。
市场连续暴跌,融资客逢低抢筹,两融市场异常活跃,两融余额连创新高。截至6日两融余额已达1.9万亿元,再刷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平安大受融资客热捧,融资余额及单日融资买入额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时间流逝,本轮“打新盛宴”也将步入尾声,本周已有23只新股完成了申购发行工作。根据机构此前预计,本轮新股发行将冻结打新资金超过2万亿元。
5月8日,永兴特钢、山河药辅、浙江金科、赢合科技、惠伦晶体、广信股份、莱克电气、中光防雷、创业软件等9只新股将集中解冻打新资金。
有市场分析认为,缩量下跌预示着市场即将企稳,而今日起第一批新股申购资金解冻,经过两日的下跌,市场上的筹码已渐趋低位,解冻资金有望抄底入市,而技术面上短期也有反弹需求,今日或将迎来一波短期反弹。
“久旱逢甘霖”,7日晚间市场终于传来一重磅利好。据证券时报报道,地方社保基金入市时间将大幅提前,预计将明年开始全面入市,总规模不低于6000亿!
报道指出,按照全国社保基金入市的比例上限规定,投资权益类资产(主要指股票)的最高比例不超过30%,按全国社保基金2万亿左右规模保守估计,地方社保基金全面入市后,将至少带来6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国泰君安最新发布的A股策略报告指出,结合市场调研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前调整是牛市中期的波动,这种波动带来的不是行情的结束,而是更好的买点。投资者对牛市预期并未受到影响,八成投资者认为调整后牛市继续。依然维持目标点位: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到4600点和3000点。接下来降息及相关调控政策预期会进一步强化市场新平衡特征。
民生证券再次强调,监管与供给持续施压,牛市换挡中,但只要经济犹弱、政策不休,市场新高犹存;换挡期,建议抓紧缰绳,骑牛不下。从趋势看,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股市不愁政策红利,牛市仍在途。
(中新网财经频道 陈鸿燕)
- A股暴跌市值一日蒸发2万亿 “健康牛”特征显现2015/05/06
- 外资巨头被指“绑架”中国高端医疗 早有行贿前科2015/05/05
- 银行卡清算放开 外资、第三方支付与国内银行将厮杀2015/04/23
- 普京劝俄富商回撤海外资本:可能遭所在国冻结2015/03/21
- 超4万亿央企境外资产游离于国家审计之外2015/03/0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