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镇: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
每周一晚八个工作点同时下村,干部“民情夜访”活动温暖人心
乡村的夜,漆黑一片,几把手电筒射出的光,在并不宽敞的村路上摇晃。不远处,传来狗吠声。
4日晚8点不到,永和镇英墩村许文芳家来了好几位客人。许文芳老父亲看到一大拨人前来看望,急忙出门迎接,本身言语表达困难的他,略显紧张和激动。
“老人家,你们有哪些困难、心里话都可以说出来,不要有顾忌,我们会尽所能帮忙解决。”这群特殊的客人,是由镇里的工作点领导、点长、驻村干部、村务工作者等组成的夜访组。
“谢谢你们这么晚还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当晚,夜访组在英墩村两委的带领下来到许文芳家里。这是一栋破旧的石头房,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墙壁、屋顶都有因长期漏雨被浸泡所形成的痕迹。许文芳一家五口人就住在这里。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许文芳的父亲几年前因车祸做了手术,落下言语残疾;母亲双目失明,整日卧床不起;而他自己患有软骨症,需长期服药;妻子在制衣厂打工,收入微薄;儿子在读职校,还没有经济能力。一家人就靠许文芳夫妇打零工、领取低保金勉强度日。
英墩工作点领导陈德意耐心地向他解释此次探访的目的和意义之后,许文芳开始慢慢敞开心扉。
“这房子经常漏雨,我想将它翻建一下,住上新房子。”这是许文芳目前最大的心愿。
“你放心,危房翻建的事我们正在帮忙申请,只要手续齐全,就可以申请报批。”陈德意告诉他,镇里已经在年初帮他争取纳入了今年“春风计划·四帮四扶”重点帮扶对象。
经过深入了解,夜访组人员根据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当场表态还将尽力帮他们争取“帮就医”和“帮就学”项目,相关手续报批、资金到位问题他们也会帮忙尽快落实。他们还表示,将联系镇里的爱心企业开展挂钩帮扶,尽快帮许文芳一家改变贫困现状。
“谢谢你们这么晚还来看我们,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许文芳激动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说。他没想到,镇里的机关干部竟然会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前来看望自己,倾听自己的想法,提出的诉求也能立即得到回应。
8个工作点坚持入户访贫问苦
除了英墩工作点夜访组,4日晚,镇里其他7个工作点的工作人员也分别进村入户,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今年下半年将举行村级选举换届,在这之前,坂头工作点工作人员未雨绸缪,及早介入,深入排摸。夜访组还前往山前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蔡天满家,向他了解村级换届选情,确保工作点工作人员对选举情况进一步了然于胸,为选举换届做好铺垫工作。通过夜访,工作人员还了解到,在此次村级菜市场建设项目中,因村民思想认知不一致,遇到一些阻碍。工作人员耐心与他们详谈,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有效推进了菜市场整改项目的开展。
而在周坑工作点邵厝村许淑春家中,夜访组也连夜入户了解情况,得知她早年丧偶,有一对尚在就学的子女,家中的生计全靠她一人打零工支撑,全家住在仅有3间房的一层石厝,因为是长期漏雨的危房,只好暂时借住亲戚家的房子。和许文芳一家的诉求类似,她也希望能够翻建危房,有个能够让孩子遮风避雨、健康成长的环境。通过这次夜访了解后,镇里决定将她定为今年“四帮四扶”对象,尽早帮助她实现安居的愿望。镇机关干部夜访时深入关怀许淑春一家,也令她感动不已。
当晚,在玉溪村委会会议室,针对村里即将成立的慈善基金会,夜访组和村两委所有人畅所欲言,对其筹备工作、募捐、命名等事项进行了探讨。
“民情夜访”制度将常态化
据悉,永和镇机关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每周一驻勤、值班等夜间工作时间,深入8个工作点进行夜访,开展“网格化”走访工作,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确保每周至少一个夜晚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夜访过程中,各工作点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社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并宣传政策法律。遇到需要化解的纠纷矛盾,应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疏导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我们希望通过‘夜访’,引导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下移工作重心,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永和镇党委书记李德铭说。
如今的“民情夜访”,已成为永和镇各级干部回应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这种“将干部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的做法,令村民们拍手叫好。
永和镇镇长王沂鸿告诉记者,接下来,永和镇将把这项制度常态化,并做好民情记录,民情日记记录情况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内部督查制,对执行不力、问题突出的镇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确保这项制度持续有效开展。(记者 沈茜 秦越 文图)
- 【遏制两违】永和镇拆除“两违”670平方米2015/05/03
- 1日起每天7时至19时 4吨以上货车禁入永和镇区2015/05/03
- 永和镇召开2015年综治暨计生工作会2015/04/27
- 永和镇469户低保户 昨儿真高兴2015/04/26
- 紫帽镇 永和镇 本周轮值市长专线2015/04/1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