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视台来泉州拍摄蒙语纪录片《海边的蒙古人》
我,来自燕山之北
黄氏出氏萨氏:蒙汉一家福建多蒙古族后裔
相比干氏,蒙古族后裔在福建还有几个比较出名的姓氏,如燕山黄氏、燕山出氏,以及福州比较著名的蒙古家族属萨氏。
泉州著名的燕山黄氏,是以“燕山衍派”为堂号。燕山其实指的就是元朝时的元大都,有着浓浓的蒙古印迹。泉州海交馆原馆长、学者王连茂说,泉州燕山黄氏的先祖答剌真,元代到泉州南安担任达鲁花赤,相当于当时的“南安县长”。后来答剌真到海南当官,又在那里亡故。因为泉州的人们对他依依不舍,于是让这位蒙古汉子入了南安籍。后来答剌真的后代遍布泉州各地,成一大望族。
答剌真和他儿子的墓在南安丰州狮子山,“黄氏始祖墓”的四周绘着一些奇特的图案,有的似围幕,有的似鹿马,有的似星星,有的似蒙古包。有文史专家考证,这些奇特图案乃蒙古包、骆驼和马的形象,除了蒙古元素外,还有与泉州本土墓葬纹饰结合的设计。
燕山出氏主要分布在泉州的惠安、永春及莆田仙游三地交界处,有600多户3000人左右。出氏的祖先是以身挡箭保住成吉思汗的木华黎将军。到了明朝,九世后裔纳哈出在出征中身亡,后来他的次子佛家奴为了避祸,仿照汉制把父亲名字去掉“纳哈”,而取“出”字为姓氏。佛家奴最终在惠安山林中的小坝洪厝坑定居下来,就成了如今的出氏。出氏的堂号也叫“燕山”,和黄氏一样表明先祖来自燕山之北。
我,从草原来到泉州港
记录:黄金时代海边的蒙古族人
本周,内蒙古电视台千里迢迢来泉,拍摄蒙语纪录片《海边的蒙古人》,最快5月份完成制作。摄制组希望能摄制4到6集,每集约30分钟。让编导们兴奋的是,他们在泉州不仅找到了蒙古族人特别的姓氏,还见识了珍贵的八思巴文和蒙古文石刻等。
王连茂介绍,泉州港从唐末五代起,海商群体不断壮大,到了元朝时泉州海外贸易进入“黄金时代”,蒙古族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泉州的。造就辉煌泉州港的是宋元政权交接时的政局原因,也有指南针的发明、造船技术重大变化的技术便利,还有北宋末年朝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成为国家港口的政策扶持。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元朝时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官员、海内外客商云集泉州,同时成就了泉州手工业、农业等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内蒙古电视台的编导布日瓦介绍,内蒙古电视台向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泉州的朋友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并收看《海边的蒙古人》。后续他们还计划将在泉州搜集到的蒙古后裔生活的素材,以及古代泉州港发展状况的采访进行进一步挖掘,制作出其他相关主题的节目。
说汝知影
古时候的“新泉州人”
学者王连茂介绍,预计元朝时泉州城市人口有二十几万人的话,不少于三分之一是世界各地的侨民,还有国内少数民族官员等。外来人口总数有六七万人之多。
类似“新泉州人”的概念早已有之。这不,从宋元时期乃至明清,泉州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对泉州有所贡献的“新泉州人”,以下挑选数位介绍给诸位。
蒲寿庚:宋朝末年福建海商,后来又担任元朝官员,担任泉州市舶司官员三十年。其先世为阿拉伯穆斯林商人,蒲姓为回族,定居泉州。蒲姓的后裔现在依然生活在泉州市区和永春等地。明朝初年,部分蒲氏族人改姓为同音的“卜”。
夏不鲁罕丁:元朝的泉州穆斯林谢赫。谢赫是清净寺的神职人员。这位夏不鲁罕丁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博学有才德,更是因为传说中,他竟然活到142岁!夏不鲁罕丁来自波斯,定居在泉州的排铺街上。去世的时候已经是明朝洪武年间。如今泉州本土夏姓,据说就是这位长寿爷爷的后代。
田川氏:郑成功母亲,是日本平户岛主田川七左卫门之女。1624年7月14日生下郑成功,1629年生次子七左门卫。顺治年间郑成功父亲郑芝龙将田川氏接到晋江安海,次子七左门卫被留在日本。
世拱显:定居在泉州的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剌惹的后裔。居住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重视教育,世拱显在清朝康熙年间中举人。20岁就为清朝宰相李光地的弟弟李光坡担任家庭教师。世拱显在泉州小山丛竹书院教书,为泉州教育作出贡献。
出联科:出氏的十一世孙出联科,在清朝乾隆年间登进士第,选翰林院庶吉士,曾随乾隆皇帝游历。现在出联科和出梦鲤兄弟居住的翰林第还在,并藏有出联科遗像及多名族人的墓志铭。
(记者 吴月芳 林永清)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涉嫌故意杀人被羁押2015/03/22
- 新春走基层:蒙古族的新年祭拜2015/02/25
- 内蒙古老板被沉尸水库 警方追凶四次打捞2015/01/27
- 内蒙古沙漠发现优质矿泉水 8口井每昼夜供水近万方2015/01/02
- 探月8天 嫦娥五号试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2014/11/02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