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晋江企业可以先行 晋江昨召开工商企业界千人大会
昨天上午,晋江召开工商企业界千人大会,并下发13份鼓励创新创业政策,涉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受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委托,泉州市市长郑新聪代表市委、市政府到场为晋江企业家加油鼓劲。
大会昨在晋江召开
对于本次晋江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深入探讨“以新引擎新动力来发展‘晋江经验’”,郑新聪认为“晋江经济就是创业经济、创新经济”。他要求企业“快快创新”,并鼓励企业家在数控一代、互联网+等方面多下工夫。
会议还透露,泉州市将拓展提升晋江经验,将其作为今后重点要抓的一项战略举措,并将做好“加减乘除法”,政企合力,推进泉州发展。
【拓展提升晋江经验】
“互联网+”晋江企业可以先行
郑新聪说,除了坚定信心,各企业家要坚守实业,与此同时,要快快创新。泉州正大力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以“机器换工”为核心,提高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晋江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要组织开展攻关,争取突破。同时,扶持行业生产线和重要装备智能化改造,降低用工成本、提高质量效益。
上月底,泉州发布《泉州制造2025》,拟在未来10年内,组织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三个专项行动。郑新聪要求,晋江及广大企业要主动对接,推动鞋业、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方面,晋江企业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打造智能物流、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新产业;推广互联网技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郑新聪提出,拓展提升“晋江经验”,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加法”,是要政、银、企、协会等多方发力、形成合力。比如,本月以来,泉州市集中开展“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行动,这项活动今后还要进一步坚持下去。
“减法”,是要减少行政权力,简化审批流程。
“乘法”,是要建好创业创新平台,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形成倍增效应。
“除法”,是要破除各种创业、创新的障碍。重点要有序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创新创业政策解读】
鼓励智能化改造最高补助300万元
晋江下发的13份鼓励创新创业政策中,《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提升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扶持企业技术改造等8方面。其中,鼓励制造企业生产线实施智能化技术应用改造的内容,特别吸引企业家的眼球。
对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陶瓷建材、机械装备等5个行业和实施智能仓储改造的制造企业,前1至5家实施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的,在当年年底前,按照《意见》规定,给予兑现相应的改造费用补助,最高补助限额300万元。即,第1家按其投入改造费用的30%给予资金补助;第2家按其投入改造费用的20%给予资金补助;第3至5家,按其投入改造费用的10%给予资金补助。
对于纸制品、包装印刷、新材料、光电信息、晴雨伞、玩具等行业,首家实施智能化技术应用改造的企业,在其完成改造投产并经验收确认后,按其投入改造费用(以完税发票为依据)的30%给予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发展新兴产业规模
力争3年后超千亿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则在明确梳理晋江新兴产业的业态、门类、发展目标等基础上,提出培育骨干企业、引进重大项目等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6方面保障措施。
晋江市将加快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印刷、海洋生物、光电信息、节能环保产业,力争到2018年,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20%以上。
晋江市政府还将安排3亿元设立创业引导资金,立足于“按市场化运作,并参与分红”的原则,采取阶段性投资方式,重点支持培育发展一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企业;并通过政策补助方式,吸引更多类型的资金进入,从而推动更多新兴产业项目的转化投产。为此,企业引进产业投资基金,参与符合该《意见》发展导向的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实际投资总额超1000万元的,按产业投资基金实际投入资金总额的1%比例,给予接受投资企业一次性奖励,最高限额200万元。
(记者 陈建辉 陈紫玄 通讯员 陈文经 姚熠娟 文/图)
- 晋江着力推动创新创业走前列2015/04/08
- 施天扶:智能化助力龙峰品牌高端化2015/04/08
- 李圆圆:没有创新就没有这份『独一无二』2015/04/08
- 杨建明:依托『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2015/04/08
- 许连捷:智能化融入传统产业是趋势2015/04/0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