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美元是世界第一强货币 人民币是第二强
◎每经记者张喜威胡健发自北京
春节刚过,一篇名为《跟着汇率去旅行》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转。人民币汇率的起起伏伏,已经深入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
同样是在春节前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持续逼近“跌停”。针对外界对人民币汇率走弱、有贬值趋势的担忧,两会期间,面对记者围追堵截,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就此给出了明确答案:如果说美元是世界第一强货币,人民币就是第二强货币;人民币汇率基本可以保持稳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从2014年初至今,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但相对其他主流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值,代表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人民币实际指数(CNYR)累计上涨了9.06%,被称为“第二强货币”可谓名副其实。
“不能只看美元”
何谓“第二强货币”?
“2014年,欧元、日元两大主要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均超过10%。而人民币对美元仅贬值2%左右。与欧元和日元,与世界一揽子货币相比,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都是走强的。如果说美元是世界第一强货币,人民币可以说是第二强货币。”易纲表示,很多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幅度较大;在金砖五国中,人民币是最稳定、最强势的,“我们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要全面看,不能只看美元,要看世界范围内一揽子货币的汇率。”
实际上,有关“第二强货币”的说法,易纲在去年的“2014~2015中国经济年会上”就曾提到。他当时还表示,2014年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弹性确实增加了,央行正在逐步退出“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14年初至今年3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累计贬值了3.58%;而同期人民币实际指数(CNYR)则累计上涨了9.06%,几乎对全球所有非美元主流货币呈现升值。Wind数据显示,同一时期内,人民币对欧元即期升值超过16%、对英镑升值3.69%、对日元、澳元升值均接近10%、对新西兰元升值超过11%、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升值超过5%、对俄罗斯卢布更是超过80%……
由此可见,说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强货币”当真是有道理的,也难怪一篇名为《跟着汇率去旅行》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转,甚至有网友大呼“外币汇率跌成这样了,不去这些国旅行都对不起人民币”!
“长期稳定”传什么信号?
易纲在坦言人民币是“第二强货币”的同时还表示,人民币不会进入贬值大军。“当前的人民币的走势仍在正常区间。不用作过多的解读,我对人民币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信心!”易纲说。
易纲认为,人民币将进入双向波动。从长期看,人民币将是稳定的货币。
他解释说,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仍然被看好,虽然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在全世界横向看,GDP增长依然较快。
第二,中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顺差依然较大,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这对外汇市场基本面稳定很重要。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速度加快,在贸易、对外投资以及资产配置上,世界对人民币都有一定需求。各国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者,愿意在资产配置上持有人民币债券、股票或人民币标价的资产。此外,针对央行降息问题,易纲说,央行正在研判是否存在通缩隐忧,是否还需要降息等要看经济走势。目前跨境资本流动基本正常。
对于易纲的上述表态,有某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既然央行都说可以保持汇率稳定了,那这已经不是什么‘信号’,已经很直白了,就是会继续保持汇率的稳定。”
不过,上述人士还告诉记者,这应该只是易纲个人对近期市场预期的一个回应。真正的政策信号,还是要看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会,和周小川行长的记者会等,他预计届时在措辞上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3月4日小幅上调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且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也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升值了34个基点,收于6.2709。此前,即期汇率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逼近相对中间价2%的跌停位。
- “世界最穷总统”卸任 当选时家产仅1800美元2015/03/02
- 日本公司推出飞机试驾服务 20分钟3350人民币2015/02/28
- 报告:全球每年浪费粮食价值达4000亿美元2015/02/27
- 美国国会审议新法案 考虑向乌提供10亿美元军援2015/02/27
- 美国一退休老人5美元买彩票中2.65亿2015/02/2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