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浓浓的中国情 永远的中国梦——评2015年央视春晚

www.ijjnews.com   新华网  2015-02-19 10:52
  

  

  •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2015羊年央视春晚着力演绎“中国梦”、“中国情”两大主线。与往届春晚相比,这两条线索的节目更加精准,主题更加集中,铺陈更加合理,现场观众的反响更加热烈。

      正如总导演哈文说,“好节目才是硬道理”。在永不褪色的年味儿之外,央视春晚在红红火火的新春主题之外,节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总体呈现了四个方向的价值回归:向艺术回归,向生活回归,向人民回归,向真情实感回归。

      整台晚会在两个演播厅同时进行,五加三的主持类型别致生动,朱军、董卿、康辉、撒贝宁、李思思担纲一号厅的主持,毕福剑、朱迅、尼格买提则负责二号厅语言类节目的串联,让两个时空的剧场更加生动。歌舞类节目兼顾老、中、青三代观众,张丰毅、朱亚文、段奕宏表演的歌曲《中华好儿孙》唱出了中华儿女浩浩汤汤的正气与骨气;凯丽、韩童生、李光曦、佟大为、关悦等的联唱《四世同堂合家欢》讲的是中华民族的阖家团圆之乐;刘德华演唱的歌曲《回家的路》让回家的路不再漫长;莫文蔚演唱的歌曲《当你老了》是由叶芝原名长诗谱曲而成,充满了催人泪下的深情;刘和刚演唱的歌曲《拉着妈妈的手》;李宇春表演的歌曲《蜀绣》增加了高科技的人像扑捉定位技术,四个李宇春同时在一个舞台上载歌载舞,视觉上有着令人惊艳般的呈现;韩磊、阿鲁阿卓演歌的歌曲《人间天河》讴歌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壮举;李谷一及全体演员演唱的一曲人们熟悉的《难忘今宵》,则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名角反串是今年春晚饶有趣味的一个节目,羽泉“反串”了于智魁的《三家店》,于智魁则“反串”了羽泉的《奔跑》;张也“反串”了陶喆的《小镇姑娘》,陶喆则“反串”了张也的《万事如意》;凤凰传奇“反串”了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筷子兄弟则“反串”了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亮点无数,笑点无数,别开生面的“反串”取得了奇异的“离间”、“陌生化”效果,令人忍俊不禁。

      儿童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脱胎于《我要上春晚》中的武术节目《功夫少年》。该节目由山东莱州中华武校选送,节目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小男孩的梦境,沙发、大衣柜、小丑等都活了过来同他一起嬉戏玩耍。节目创意新颖融汇东西方文化,将现代街舞同传统的中华武术相结合,为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享受。节目中的三大看点:叠罗汉式的人形高塔;小男孩的单腿跨脖;小女娃的徒手“后空翻”。叠罗汉式的人形高塔:由多人叠罗汉式堆出一个五层高塔,且所有人由蹲着一层层站立起来,就像一座高塔拔地而起,那一瞬间的震撼,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即感叹主创人员的奇思妙想,又惊叹众表演者的艺高胆大。

      如果说杂技节目要“向极限挑战”,呈现高难度、高技巧;“新奇特”的创意类节目,则要让观众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那么毋庸置疑,今年春晚的语言类对于幽默与讽刺的分寸拿捏恰到好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声类节目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公民道德、惩治贪腐——让人“笑后有思考”。岳云鹏、孙越表演的相声《我忍不了》提示人们公民道德要从我做起,苗阜、王声在零点钟声之后表演的相声《这不是我的》则将举重若轻地告诫人们,不论是“打老虎”还是“打苍蝇”,每一个人都要廉洁谨慎,方能万事无忧。

      相声是讽刺的艺术,但反腐题材相声在央视春晚舞台30多年,此外,赵本山早年的小品也曾讽刺过“乱来”的基层干部。苗阜二人今年的尺度早已突破牛群当年相声中的“领导冒号”。不难发现,这次这个反腐相声讽刺尺度之大、涉及题材之“敏感”,堪称春晚舞台三十年来之最,结合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惩治贪腐方面所做的积极的工作,节目不仅非常令人振奋,更提起人们期待。

      向艺术回归,要有敬重之心;向生活回归,要常接地气;向人民回归,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向真情实感回归,要真正回到内心回到艺术的原点。

      正是在这四个回归中,观众在简单快乐中找到了大年的感觉,在这温馨甜蜜中体味到了新春的期待,在这提振人心的呼喊中听到了中国梦的铿锵脚步,在这朴素真诚的中国故事中体味到了变革的伟大氛围。对很多家庭来说,一年到头难得一聚,除夕夜围在一起看看春晚,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台多么精致的“舞美秀”,而是希望能让全家人找到情感共鸣,在歌声中温暖,在笑声中团圆。

      我们有理由期待,羊年春晚将为全国观众奉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人民日报 李舫)

标签:央视春晚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谢秀英谢秀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