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膏尚无专门国标 专家:科学使用含氟牙膏
牙膏是口腔清洁护理的重要产品,目前我国儿童牙膏尚无专门国标,相关产品需参照2009年版牙膏国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郑树国教授认为,儿童牙膏虽然尚无专门国标,但是新版牙膏国标对儿童牙膏有专门说明,例如含氟量等;儿童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虫牙)的重要方法,家长大可不必“谈氟色变”。
口腔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患龋率高就诊率低
5岁的童童是幼儿园大班学生,最近妈妈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他,好像变得有些少言寡语。家里人细心观察才发现,童童性格的变化是因为几颗“虫牙”。原来,童童的一颗龋齿没有及时治疗,牙齿逐渐变得发黑,一开口非常显眼。童童非常苦恼,他担心会被小伙伴们取笑,变得不愿意说话、开口大笑。
据了解,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的部位,菌斑积聚较多,食物残渣易滞留,是龋齿的高发部位,例如窝沟和牙齿邻面等。龋齿会导致牙齿颜色的改变,病变部位通常呈棕色或黑色。
儿童龋齿不仅仅影响口腔美观,还可引起剧烈的疼痛,阻碍孩子咀嚼进食。郑树国介绍,“虫牙”使孩子咀嚼功能降低,持续下去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龋齿进一步发展,病变扩散到下方将来要替换的恒牙,不仅导致恒牙的萌出异常,而且还可能导致其出现牙齿发育缺陷,即乳牙替换以后的新牙,和正常牙齿的颜色、形状存在差异。此外,孩子可能会因为坏牙不爱说话、不爱笑,甚至形成自卑的心理和性格。
最新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齿的比例是66%,每个孩子平均有3.5颗龋齿,患龋儿童就诊率不足3%。郑树国表示,明年将进行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数字或许将有改观,不过我国患龋儿童仍数量众多,家长应充分重视。
儿童牙膏尚无国标 专家建议科学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的安全有效的防龋口腔保健品。不过,很多家长由于担心摄入过量的氟,可导致氟斑牙等症状,因此往往“谈氟色变”,坚决不给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各大购物网站上的儿童牙膏,也往往以“无氟”为卖点。
对此,郑树国教授认为,很多家长只看到氟不利的一面,事实上使用含氟牙膏是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防龋方法。郑树国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使用氟化物、做窝沟封闭,是主流医学公认的两大防龋措施。到目前为止,我没见到过用含氟牙膏得氟斑牙、中毒的病例。”
同时,郑树国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针对儿童,这里所说的含氟牙膏是指儿童含氟牙膏,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豌豆粒大小即可。据了解,我国目前并无专门的儿童牙膏标准,儿童牙膏产品执行的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牙膏》(GB 8372-2008),标准规定“含氟儿童牙膏总氟量指标要求为0.05%~0.11%,成人牙膏的含氟量为0.04%-0.15%。因此,家长为孩子购买生产合格的儿童含氟牙膏,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为避免含漱能力较差的低龄儿童过度吞食,郑树国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针对网店、母婴用品实体店所售合格的标有 “可吞食”、“食品级”字样的牙膏,郑树国表示,这些牙膏可以适量使用。
儿童口腔护理应分年龄 专家: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很重要
儿童口腔发育过程较为复杂,每个年龄段针对其特点有不同的护理重点。郑树国认为,家长不能仅做旁观者,还要做参与者、监督者和指导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郑树国建议,孩子出生后到长牙以前,家长可选择干净的棉球、棉签、纱布等,蘸上温开水等为孩子做口腔清洁和按摩。长出牙齿到1岁这段时间,可继续选择这些物品,或者使用指套牙刷、型号适中的小牙刷为宝宝清洁牙齿。一天护理一次即可,不建议使用牙膏。
一岁到三岁时,孩子牙齿数量增多,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家长可为孩子选择符合标准的儿童牙刷。郑树国说:“这个阶段不主张用牙膏,成人牙膏更是禁用。家长主要来完成孩子口腔的清洁工作,但同时也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三岁以后,郑树国建议科学使用儿童含氟牙膏。他提醒家长,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培育,忽视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牙齿的好坏影响长期的生活质量,一定要重视起来。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