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人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放 调查呈现一边倒情况
七成人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放
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称: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情况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该调查中心称,此次调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截至记者发稿时,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的情况,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调查问卷仅三项内容
2013年10月,曾经的全国假日办以网上调查等方式对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公布调查问卷。根据新的休假方案,1月30日虽然是除夕,但仍是工作日,这让很多上班族非常不淡定。一年后,全国假日办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因此,调查问卷中所说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现在,距离春节约有两个月时间,尽管早已明确春节为七天长假,但是怎么放至今尚未公布。昨天公布的这项调查问卷十分简洁,共三项调查,分别是“目前,我国春节法定节假日共放假3天,通过调休形成7天长假。您希望春节3天法定节假日是除夕(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放假,还是正月初一至初三放假?”、“您的年龄”、“您的职业”。
调查结果一边倒
三项调查内容,其实网友最关心的只有第一项:春节到底从哪天开始放假。
截至记者发稿时,受访者中有70%支持春节从除夕开始放,25%的受访者支持从初一放到初三,约有5%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受访者年龄在20岁-40岁、企业单位职工的比例占绝大部分。
对于这次网上调查,而春节放假又迟迟未公布,网友和市民议论纷纷。有网友着急地表示:“春运火车票提前60天发售,时间不多了。”有网友呼吁:“应该从除夕放到初八。”
尽管目前的调查结果呈现“一边倒”,但市民郭先生仍把票投给了“从初一放到初三”,郭先生说:“恐怕很少有单位大年三十非得要求员工工作到下午五六点的,大部分都是下午就放假了,所以除夕放假与否都无所谓。相反,如果从初一放到初三,再加上单位这半天的‘软福利’,春节长假无形中增到七天半甚至八天。”
-专家观点
要增加法定假日
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因为很多单位从除夕开始放假,所以对于本地市民来说国家规定哪天放假并不是特别重要。而农民工也不是很关心是除夕还是正月初一放,“农民工约有2.5亿,而春运有40天,农民工很少有大年二十八、二十九或者除夕才往家赶的,大部分是在此之前就已经回家乡,所以除夕放还是大年初一放对他们影响不大。真正有影响的是拥有较稳定的工作、单位管理较正规的异地就业的非农民工,这数千万人才真正关心到底从哪天放。而这部分人对春节放假是刚需,如果初一开始放,他们可能就赶不上年夜饭。”
刘思敏认为,讨论从哪天放假不能解决春节长假的问题,而为了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增加法定假日才是解决之道。“目前春节成为探亲者和出游者的刚需,而带薪休假又常常得不到落实,所以我建议5月和8月各增加法定假日,春节长假延长至9天,这样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专家王衍用教授支持春节放假从除夕开始,他表示,“春节的‘核心’就那两个多小时,也就是从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因为放假从初一才开始而导致有部分人赶不上与家人团圆的重要时刻,则完全不符合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
-新闻背景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黄金周。2000年6月,为协调黄金周期间的各项工作,由国务院牵头,成立了14个部门组成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2003年增加到17个部门。曾经的全国假日办与公众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发布放假安排,但每一次安排几乎都引发公众和学者的吐槽,要么是因为放假太凌乱,上班时间和放假时间需要来回倒,要么是因为黄金周少,导致部分黄金周成了“黄金粥”。
今年9月,我国宣布假日办的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成员单位包括国务院的28个部门,交通运输部、铁路局、文化部、食药监总局。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能包括五大项:对全国旅游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提出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旅游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
(晨报记者 吴婷婷)
- 沈海高速复线泉州段春节前通车 泉州往福州全程约2小时2014/12/03
- 安海梧山菜市场预计春节前投入使用2014/11/30
- 201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4月5日起连休3天2014/03/1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