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防拐骗演练追踪】“糖衣炮弹”+“游戏” “骗走”一个班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12-02 08:25
  

  第二场防拐骗演练举行“考验”中小班幼儿

  晋江市打拐办加入防拐骗模拟演练

  晋江新闻网12月2日讯  上月17日,晋江经济报与梅岭派出所联合推出首场幼儿防拐骗模拟演练,昨日,第二场模拟演练在岭山幼儿园举行,此次晋江市打拐办也加入到活动中来。这场演练“考验”的是中小班幼儿,与之前的大班孩子相比,中、小班孩子更容易上当,超过8成幼儿仅用糖果就能“诱骗”成功。

  “糖衣炮弹”+“游戏”

  成功“骗走”一个班

  上次的“行骗”对象主要是大班孩子,对于他们,糖果几乎不管用。那么,“糖衣炮弹”对中小班的孩子有没有用呢?活动一开始,民警小张就带着一包糖果,来到一群正在玩沙堆的中班小朋友中。

  小张拿出糖果递给孩子们,几双眼睛很快被吸引,但是无论小张怎么哄,并没有孩子主动伸手来拿。小张随即改变“策略”,蹲下来与孩子们聊天。“你今年几岁啦?”“今天老师教什么呀?”几问几答下来,孩子们对小张的警惕大为降低,等小张再次递出糖果时,一名小男孩果断接过糖,塞进嘴里吃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同学,周围的小朋友有的开始双手互搓以搓掉手上的沙子,有的直接将手往衣服上擦了擦,随后纷纷向小张要起糖果来。小张手中的糖果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没几分钟就送完了。

  吃了糖果的孩子们,立即当小张是大哥哥。记者对孩子们说,“我们接下来要去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小张叔叔要来当老鹰。”这下可引爆了孩子们的兴趣,全班小朋友立即跟着小张和女警小颜来到操场上。

  游戏中,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没有人注意到老师早已不在身边。

  20分钟游戏后,小张突然停下来问小朋友,“你们玩沙子,有没有铲子呀?”“没有。”几十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的车上有铲子,我带你们去拿好不好?”“好!”孩子们又蹦又跳地跟着小张往不远处的警车走去。

  “糖衣炮弹”+“游戏”骗走一个班,成功“得手”的小张忍不住感叹“太简单”。

  记者“体验”

  不到两分钟小朋友就跟着走

  经过几次模拟诱骗,这些学前小孩确实很难经得住大人的“诱惑”。到底有多容易被诱拐呢?记者也“亲身体验”了一把。

  在一群孩子中间,一个小女孩正蹲着玩沙子,记者慢慢靠近,在她身边蹲下。“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不少家长都习惯教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无意中也给了陌生人靠近的机会。果然,小女孩很流利地回答了。经过两三个问题“暖场”之后,这个名叫小妮(昵称)的5岁女孩已全然忘记记者是陌生人,并主动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名字。当记者以拿手机看动画片之名欲带走小妮时,她随即起身,跟着记者走了。这个过程,前后不超过2分钟。

  随后,记者又尝试接触一名独自坐在一边的小男生。当记者以同样的方式接触他时,这名小男生没有做声回答,而是起身离开。

  “小朋友毕竟辨别力较低,容易上当。”民警小柯分析说,零食、玩具或者动画片都是小朋友喜欢的东西;而大人们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懂礼貌,能回答别人的问题。因此,一旦陌生人以同样的问题靠近小朋友,又以这些东西为诱饵跟小朋友交流,小朋友就容易被骗走。因此,父母在教孩子懂礼貌的同时,一定也要教他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拿、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现场调查10名家长

  9人曾对孩子进行教育7人没信心

  下午4点15分,家长们前来接孩子放学了,幼儿园园长特地请晋江市打拐办民警刘源和梅岭派出所民警小柯,给家长和孩子们上一堂防拐骗课。

  记者随机对现场的家长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10名家长中有9人表示对孩子进行过防骗教育,1名家长表示孩子才3岁,还没来得急做这方面的教育;7名家长表示,虽然做过这方面的教育,但倘若孩子真遇到了“骗子”,到底有没有“抵抗力”,自己心里也没有谱。

  打拐办民警刘源提醒,家长在教孩子防拐骗意识时,一定要多次反复,不能以为教了几次就“万事大吉”。在教育的同时,加强监护才是最重要的,不给坏人任何单独接触孩子的机会。(记者_朱艳 王诗伟 陈巧玲 通讯员_颜雅丽 柯晓煌 文图)

标签:防拐骗|演练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秀英谢秀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