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从“城中村”到园林城市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11-28 08:08
  

  安平桥生态公园

  “城绕山而建,山居城而幽。”用来形容八仙山公园与晋江市区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八仙山公园建设用地约1019亩,这里山水相连,沿着公园的健身路径行走,一处接一处的山地自然风貌,古典和现代主义景观手法交错叠加,让人沉醉在这片“乐活山林”之中。

  “生态宜居”是当今城市的新主张。晋江在城乡统筹协调推进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绿色社区、生态镇和生态村建设,构建具有完善的公共配套、良好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拥山滨海、城绿交融、宜居宜业的滨海生态城市。

  来自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晋江环境空气质量API指数为67,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287天,其中达优5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4%。

  推进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景观

  不久前,梅岭组团回迁群众洪三妹终于盼来了安置房回迁,她和家人在梅岭街道桂山区域选择了现房安置。“总共有8套,其中2套大户型、6套小户型。”拿到钥匙,洪三妹一家子乐得合不拢嘴,“旁边就是五店市,饭后去走走感受闽南文化;还有万达广场,购物、吃饭一条龙,非常方便;附近还有八仙山公园、绿洲公园,环境非常好。”

  近年来,晋江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继“九大组团”后又推进“五大片区”改建工程,对城市进行大范围更新、大规模建设、大力度整治,一些关键地段、核心区域“城中村”、脏乱差等现象没有了,发达的中心市区路网逐步打通,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除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大力度的环境整治,晋江还逐步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持续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进而提升城市功能、城市景观。

  如今,晋江街头随处可见的绿化景观,将整座城市装扮一新。自2009年以来,晋江明确“人植两树,村(居)、企、校造一景,镇(街道)建一公园”的总体目标任务。五年来,晋江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3万亩,市区绿化覆盖率从40.22%提高到42.65%,绿地率从35.72%提高到38.6%,人均公共绿地从9.17平方米提高到11.38平方米,可计算森林覆盖率从13%提高到16.5%,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建设美丽乡村

  村貌焕然一新

  同样的改变也延伸到基层。晋江各个村、社区按照国家级标准,全面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民居条件,提升社会配套服务,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本土树种,农村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深沪镇运伙村是晋江市老区基点村之一,以曾任泉州中心县委书记的革命烈士许运伙的名字命名。2008年,运伙村邀请省级、泉州市、晋江市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对本村进行整体规划,以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植被景观、现代农业和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将运伙村建设成为生态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集红色文化、金色文化、绿色文化、蓝色文化、紫色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省级综合旅游基地。

  踏入村道,两旁满眼的绿植仿佛走进一座生态公园。近年来,运伙村先后投入250多万元,用于22条村间道路两侧绿化,建设公园绿地面积25000平方米,栽种各类苗木6.2万株;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31.1%,绿化覆盖率达28.2%;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9.7平方米。

  “目前,晋江有241个村被授予泉州市‘生态村’称号;全市建有1个省级‘环境友好型社区’,5个泉州市级‘环境友好型社区’,41个晋江市‘环境友好型社区’;紫帽镇已通过国家级生态镇专家组评审;金井、西滨等11个镇已通过省级生态镇考核验收并获命名,并已完成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正待考核验收。”晋江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晋江正从原来“城非城、村非村、城中村”的陈旧面貌华丽转身,蜕变成一座功能体系完备、居住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记者_阙杨娜 林文婧 秦越 文图)

标签:城中村|园林城市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秀英谢秀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