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 晋江新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打城戏《目连救母》明晚在晋江戏剧中心上演

www.ijjnews.com来源:晋江新闻网2014-08-20 08:19
  

  晋江新闻网8月20日讯  明晚7点30分,泉州市吴天乙打城戏传承中心将在晋江戏剧中心高甲剧场献演经典剧目《目连救母》,以纪念打城戏晋江“兴源班”创班155周年。据悉,打城戏这一濒临消亡的剧种,已有近十年未在晋江的剧场中演出。

  打城戏是被专家称“国宝”的珍稀剧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它到过伊朗、日本、印度演出,表演艺术跨越了地方戏的语言障碍,深受异国观众的喜爱,并两次获得国际大奖。这个打城戏正是晋江土生土长的剧种。

  打城戏起源于晋江永和镇坑园村。700多年前的元代,有位叫吴先达的道士定居在这里。吴氏家族世代当道士,一脉相承。道士做超度仪式有如“双挑”、“哭城鬼”等科仪表演,其实就是最早戏剧表演。吴氏家族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最初的科仪表演中兼容并蓄不断地吸取各种表演形式,从“打桌头城” “打地脚城”到“打大城”逐渐形成包容民间戏曲、歌舞、杂技、魔术等艺术形式的独特的戏曲剧种。

  1860年,吴先达的第十七世孙吴永燎、吴永吟创办了第一个打城戏戏班“兴源班”。打城戏“兴源班”在第二代传人吴远明、吴远韬和第三代传人吴万圣的努力下更加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晋江道教的“小兴源班”和泉州佛教的“小开元班”合并,并以他们共同的打城仪式命名为“打城戏”,这就是打城戏的历史由来。

  1990年,打城戏“兴源班”的第四代传人吴天乙先生和夫人黄莺莺(原打城戏著名的刀马旦)独力恢复创办“泉州打城戏剧团”,培养了大批打城戏演员。经过吴天乙夫妇不懈的努力,打城戏走出国门,在世界的戏剧大舞台上获奖,为中国戏剧赢得了殊荣,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网记者 杜思思)

邓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