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学步车失控女婴翻下楼梯成植物人 治病已花30万

www.ijjnews.com   央视网  2014-06-10 09:24
  

幼儿学步车,家长们并不陌生,孩子靠它学走路,不仅摔不倒、而且走得早;自己少遭罪,家长也少操心,似乎是皆大欢喜。可是您知道吗,它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这个头部插满针头女婴已经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孩子一哭,她的妈妈刘女士也难过得一起掉眼泪。刘女士告诉记者,这都源于一辆学步车。

刘女士所说的学步车是用来让婴儿在会走路之前自由移动的工具,由底轮、车身架、座椅等组成。用网络搜索不难发现,很多家长上载了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在学步车中自由移动的视频,婴儿的小腿一蹬,在学步车中就能滑出好远,家长也十分开心。不会走路的孩子都可以借助学步车活动起来,还不会摔倒,看上去挺安全的呀,可为什么刘女士的孩子却因为坐学步车而伤的这么严重呢?

两个月前的一天,刘女士把小女儿放在一辆婴儿学步车里,托付给在店内喝茶的几位亲戚照看,自己则到马路对面接大女儿放学。女婴在学步车里划来划去各处移动,由于学步车无法及时停住,连人带车滚下了楼梯。

随后赶到的刘女士马上将女儿送到医院抢救。检查发现,女婴颅内出血并伴有肺挫伤,被诊断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为了给孩子治病,刘女士一家已经花了近30万元,现在女婴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但由于颅脑损伤严重,她仍然没有自主意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植物人”,医院还在给她进行综合康复和促醒治疗,但即使恢复意识,情况也不容乐观。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婴儿无法控制学步车停止及转向,容易导致跌倒摔伤而造成伤害,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2012年3月,青海西宁市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坐着学步车滑下楼梯,当场死亡;2013年10月,山东青岛一名10个半月的男婴在学步车玩耍时,由于滑行的学步车撞翻暖水瓶,而被开水大面积烫伤。

其实,对于学步车潜在的危险,早在2011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就有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跌倒是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儿童非致命伤害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是急诊儿童最常见的伤害类型。而婴儿使用学步车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这也曾是发达国家造成婴儿跌倒死亡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卫生部门建议家庭减少使用学步车,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婴儿使用学步车也有着严格的限制,比如加拿大,从2004年就禁止学步车的进口和销售,从而大大降低了学步车造成的跌倒发生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步车除了容易对孩子造成摔伤外,对婴儿的发育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普遍的不良影响。

在北京某玩具城的一个儿童学步车店,老板说,学步车销售十分火爆。按照老板的说法,婴儿早早就可以坐在学步车里锻炼腿部、练习走路,而一些家长也是早早就让孩子坐在学步车里蹒跚学步。

让婴儿在学步车里站立学走路,这样真的能够帮助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吗?专家告诉记者,如果骨骼未发育完全的婴儿使用学步车站立时间过长,承重超负荷,很容易出现腿型异常,也就是O型腿的现象。

目前的研究表明,过多地使用学步车帮助儿童学走路,不仅容易造成腿部异常,影响骨骼发育,而且还有可能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金春华表示,平衡是大脑对身体协调控制能力,如果把这个能力去掉了,或用学步车替代,平衡能力或者平衡能力刺激少的话,就会没有协调,或者协调动作不好,大了以后运动能力受限。

针对学步车对孩子成长带来的种种影响,专家建议,学步车作为支撑工具,使用时一定要有成人监护,另外,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学步车,也是车,路还不会走,怎么能“驾”车?家长要是忽略了这一点,那实在是大意;商家如果隐瞒了这一点,那就得算恶意。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注意:任何时候照看孩子,咱们都得留意。(焦点访谈)

标签:学步车|下楼梯|植物人|婴儿
稿源: 央视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