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最后一位倒马桶老人:为了一句承诺倒了30年马桶
长期倒马桶、挑马桶,扁担压弯了老人的背。
本报讯(记者 李凯龙 林绿波/文 陈起拓 陈小阳/图)以前,人们家里没有卫生间,家家户户都是用马桶来大小便。每天清晨,会有专门收集秽物的人过来,挨家挨户把各家放在门外的马桶里的粪便,或装进大马桶挑走或倒进推车,然后拉到粪便站去处理,这就叫倒马桶。如今,家家户户基本有了卫生间,倒马桶也逐渐消失。家住中心市区中山南路519号的蔡若英老人曾是水门社区的倒马桶工。30多年间,她的服务对象从百余户逐渐缩减到一户。随着半个月前那唯一一户请了保姆,她也正式停下了倒马桶的活。
清晨4点出工日担百户秽物
蔡若英老人79岁了,30多年前从工厂退休后开始倒马桶。老人已经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只模糊记得有30多年的时间了。
水门社区下辖46个居民小组。老人回忆道,以前,她每天清晨4点起床,沿着惠存巷、楼仔巷、竹街、四堡街、水门巷、马坂巷走一圈,将100多户人家门口的小马桶倒净。“惠存巷、楼仔巷秽物加起来有一担大马桶,竹街、水门巷一担,其他小巷加起来,每天总共要挑4担。”蔡若英的体重70多斤,一担大马桶重70多斤,挑得累的时候,每次大马桶只能装到七分满。倒小马桶、挑着大马桶来回走千余米到公厕倾倒,这些需要3个小时才能做完,等到收工,往往已7点了。此时,她才回到家吃早餐。
最难熬的是夏天,气温升高令小马桶内的秽物更臭,遇上台风天还得小心屋顶吹下的瓦片和满是雨水的地面。30多年间,蔡若英没有让一户街坊邻居的小马桶隔过夜,除了大年初一那天。“唯一的假期是大年初一,30多年,我只放过30多天假。”老人说。
采访时,蔡若英只有坐着才能与记者正常交谈。30多年了,扁担压弯了蔡若英的背。老人驼着的背,与地面几乎成90度角。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