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紫帽山上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明年4月投用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3-11-19 07:48
  

   


       
正在施工的雷达基座。

    晋江新闻网11月19日讯 被气象专家称为“泉州第一眼”的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站日前封顶,预计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届时,气象人更易把握台风的“行踪”,气象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的决策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由于雷达塔地理位置绝佳,塔楼兼具观光功能,建成后,市民朋友们或可登上雷达站的观光平台,将泉州沿海美景尽收眼底。

  塔身如刺桐花

  塔顶可瞰全城

  “哇!那么高!”昨日下午,前往紫帽山的路上,记者突然听到同事的一声感叹。透过车窗,位于紫帽山主峰西南侧的雷达塔楼静静矗立,颇为壮观。

  据了解,这座雷达塔以泉州市花刺桐花为设计灵感,在矩形塔楼的基础上,顶部逐渐扩张,结合建筑物舒张的弧线,加以竖向线条的开窗、凹凸等设计手法,使建成后的塔楼形如刺桐花瓣,配上楼顶的球形雷达系统,被称为“刺桐明珠”。雷达塔楼建成后,本身高达91.2米,加上紫帽山次峰452米的海拔,将高出地平线500多米。

  刚刚封顶的塔楼被脚手架“层层包围”。“1到12楼准备做成办公地点和科普教育基地,真正惊艳的是‘刺桐花’顶。”在泉州气象局工作人员周振樟的带领下,记者乘坐建筑塔吊上了13楼。

  “13层准备做成备用机房,14层就是观光层啦。”老周带着记者穿过钢筋、木板爬上了14楼。

  “这里视野太棒了!”眼前的观光层虽然是毛坯状态,但记者发现,它是360度开窗观景设计,人站在景观大厅内,不仅晋江的风光一览无余,泉州市区、南安的风光也尽收眼底。

  “今天能见度不算好,如果天气好,还能看到惠安,晋江上的桥也都能看到。”老周“画”出了更美的景色。

  8个自动气象站

  “刺桐明珠”紧盯台风

  “走!我们上15楼,15楼是雷达机房。”就在大家“沉迷”于眼前的美景时,老周的一句话,让记者想起“刺桐明珠”最大的功能是探测天气。

  据悉,雷达塔站共建设了8个自动气象站和用于雨量校准的自动气象站网及其信息传输系统。其中,8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必要时也可加密。而这些数据发送和加密,都需通过雷达机房。

  在雷达机房转了一圈后,记者央求老周带我们上了雷达机房顶部,也是“刺桐明珠”的最顶端———刚刚浇筑两天的雷达基座看看。

  眼前,圆形的雷达基座注满了水,正处于养护阶段。老周介绍说,养护半个月后,雷达将安装入基座,形状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着的锅盖,整个基座的外部则是一个状如足球的圆形白色雷达防护罩。

  “对于我们沿海地区来说,雷达系统特别有助于监测台风。”老周告诉记者,目前,福建省已有福州、厦门、龙岩、建阳等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但对泉州西北部山区的探测能力仍显不足,对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中低层天气系统还存在探测盲区,紫帽山雷达站建成后,将提高近海台风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天气雷达监测网。记者_曾舟萍 陈巧玲 文图

标签:紫帽|雷达|封顶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