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绿瘦”无批号也开卖 违规打玻尿酸遭提示

www.ijjnews.com   广州日报  2013-09-27 11:24
  

原标题:“绿瘦”无批号也开卖 违规打玻尿酸遭提示

“绿瘦”无批号也开卖 违规打玻尿酸遭提示

两款瘦身变美产品 成为“难兄难弟”

瘦身变美有风险,消费者要小心了!众多明星代言的保健品“绿瘦”和“白富美们”颇爱的玻尿酸顿时成为一对“难兄难弟”:前者被指批号过期、冒充保健品;后者则遭遇国家药监总局消费提醒。昨日记者采访了绿瘦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方称正就相关情况进行紧急调查核实;而玻尿酸则被专家披露的确存在“以假乱真”和违规注射等乱象。

“想瘦哪就瘦哪,瘦脸、瘦腰、瘦腿,发现曲线的秘密,就上‘绿瘦’。”这原本是范冰冰为一款名为绿瘦的减肥产品代言的广告词,但该产品日前却陷入了违规经营的泥潭中。据央视调查发现,广州绿瘦公司不仅一款“绿瘦玉人胶囊”批号过期,且其他大部分产品也都没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正式批号,有的甚至是拿普通食品当作保健品来卖。

涉嫌造假产品淘宝仍热卖

“速效瘦身、男女通用”、“新店抢购、买一送二”……昨日傍晚记者登录淘宝,发现多款绿瘦产品依然在热销,其中就包括被曝光的“绿瘦玉人胶囊”,而查阅记录发现,不少产品在淘宝商家的近期销售额仍高达数百件,在天猫商城的一家店铺里,“绿瘦玉人胶囊”一款产品的近期销量就达到三千多件,累计上万条评价,不少消费者在淘宝留言“期待有更好的效果”。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上了绿瘦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果我们公司产品、宣传什么都是假的,我们怎么可能还存在这么多年?”该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颇为激动:“目前公司正在针对媒体曝光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同时我们公司本来就在进行一些内部的调整和优化,相关具体情况暂不方面透露,稍后会给你们答复。”他表示。

而对于产品会否在电商渠道下架等问题,他回应:“我现在还在出差中,而且公司也在展开调查,所以下架问题回答不了,如果真的不符合要求必须下架那就下架。”他表示。

而记者从绿瘦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得知,目前绿瘦正在进行管理人员“大洗牌”,不少岗位都进行了重新调整,很多人事尚处于衔接阶段,个别服务多年老员工也于近期离职。“绿瘦在这个时候遭遇负面,公司可谓一片‘兵荒马乱’。”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

“按照国家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上必须印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标志,如果没有保健食品批号,普通食品根本不能以保健品的身份进行销售。”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中医科龙目恒主任介绍,实际上,市面上普通食品假冒保健品现象十分普遍,前不久曝光的胶原蛋白产品就属于违规宣传“重灾区”。他告诉记者,以减肥瘦身产品为例,几乎每年都会诞出“黑天鹅”,所以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一旦使用产品后感觉心慌胸闷、腹泻不止,就应马上停用。”他表示。

普通美容院慎打玻尿酸针

日前国家药监总局发出消费提醒称,个别不法商贩违规销售注射整容用的透明质酸钠(又称玻璃酸钠或玻尿酸)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建议消费者应到具备医学美容资质的场所进行注射美容,并确认所使用产品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意味普通生活美容院不能进行注射美容,消费者如遇违规现象,可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消费提醒表示说。

记者查询国家药监总局数据库资料了解到,目前获得国家批准的进口和国产的用于面部注射填充剂玻尿酸仅有4款,分别是产自瑞士的“瑞蓝”,韩国产品“怡荷”,以及国产的“逸美”和“润百颜”。

武警医院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希军透露,临床接待了不少注射假冒玻尿酸的患者,而这些“业务”大多数都来自美容院。“玻尿酸属于可降解、吸收的材料,但有些消费者注射两年后仍感觉玻尿酸在身体局部没有任何消失变化,结果来医院才发现之前打的是假冒伪劣材料。”他表示。除了玻尿酸材料容易造假外,“打针”的技术水平也是另一大提示要点。“药监局强调要到具备相关资质的场所进行注射,就是因为有的医院、医生不具备资质,而‘打针’风险不小,如果无菌条件差、或打到血管里,很容易引发感染等各类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表示,对有的从业者而言,一针玻尿酸售价几千元,“开刀”还不如“打针”;而对消费者而言,打玻尿酸风险并不低,爱美还得先做足市场调研功课。

标签:玻尿酸|消费者|保健品|保健食品|美容院
稿源: 广州日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