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调查称超六成网友想生二胎 放弃多因“养不起”

www.ijjnews.com   大河网  2013-08-05 08:31
  

“二胎政策”要放开?虽然国家卫计委随即回应方案还在调研中,但这条新闻已经撩拨了很多人的心。

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调查发现,超六成网友支持“二胎政策”调整,近两成人投了反对票。

波折

刚听说“二胎政策”要放开

就被泼盆冷水

这几天,郑州市民关女士的心情好比坐过山车。

上周五,有媒体曝出,今年底、明年初或将放开“单独二胎”(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同时“十二五”结束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在拟订中。

关女士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作为70后,她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她的独生女儿快6岁了。

见证女儿的成长后,“再要一个”的愿望在她心中越来越强烈。

“一个孩子真是太孤单了,”关女士说,她会尽量带女儿找小朋友扎堆玩。每到那时,女儿脸上都散发着快乐的光芒,这种快乐反而常让关女士感到心痛,因为这样的时光太少了。

“你可以多花精力陪孩子,或者尽量给她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关女士说,但哪一个,也比不上让她有个伴儿更快乐。

2011年年底,河南成为我国最后一个放开“双独生二胎”的省份,“单独”家庭的关女士只有羡慕的份。而上周五媒体的报道,确实让她看到了希望。

不过,这个希望当天就已破灭——当天,国家卫计委对此回应: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仍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至于“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国家卫计委正在组织调查研究。

调查

超六成网友支持“二胎政策”调整

尽管形势不明朗,不过媒体报道仍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截至昨日下午6点,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调查显示,65.9%的网友支持“二胎政策”调整,19.8%投了反对票。如果放开“二胎政策”,62.7%的网友表示会要二胎。

市民杜女士对此感触最深。去年母亲住院,带孩子、照顾母亲、上班缠到一起,差点没把身为独生子女的她累趴下。

更可怕的是,孩子长大了,可能要面对8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谁能承受得了这个压力?”

杜女士说,越来越多人生了二胎,计生政策最终卡的是体制内的人,这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

关女士则越来越悲观,马上她就36岁了,“等政策真放开,我可能也生不了了。”

超五成人因养孩子成本高,放弃要二胎

不过,不考虑生二胎的人理由也很充分。根据调查,他们中,有54.8%的网友认为养孩子成本太高,没能力养活两个孩子。

赵女士10月份就要当妈妈了,她听同事算了下养孩子的花费,着实被吓住了。

“幼儿园学费每个月1600元、舞蹈班300元、钢琴班600元、英语班800元……”赵女士说,如今养个孩子太贵了,与其多生一个降低生活质量,还不如好好养育一个孩子。

不过,虽然只打算要一个孩子,但赵女士仍支持“二胎政策”调整,“生不生,关键还是让家庭有选择权。要相信,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理智的。”

市民吕女士则坚定地反对放开计生政策,“人这么多,郑州都给堵瘫痪了,让放开生还得了。”

争论

是否放开“二胎政策”

争议仍在继续

一位长期研究中国计生政策的专家认为,调整“二胎政策”新闻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3月,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家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计委。在他看来,这是中国调整计生政策最明显的政治信号。

关于调整计生政策的呼吁也越来越频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相关建议,“提倡生一胎、允许生二胎、坚决控制第三胎。”

省人大代表董广安在今年省两会上,也建议我省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在允许“双独”家庭生二胎的基础上,先推行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然后逐步实行奖励一胎、允许二胎、杜绝三胎的生育政策。

董广安认为,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红利渐远、老龄化社会等困扰,都证明计生政策适度调整,关乎民生,也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大计。

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也认为,尽早放开“单独二胎”,才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应该做出的调整。

不过,反对放宽计生政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环境容量不足,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背景

“二胎政策”试点区域

生育率均低于全国

据了解,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但从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在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40多万人口的农村地区试点“二胎政策”。据统计2000年翼城生育率只有1.5,酒泉只有1.4;恩施2005年只有1.47,承德只有1.6,生育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标签:生二胎|独生子女|计划生育
稿源: 大河网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