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武汉逾2万大学生贷款买苹果手机 还贷从牙缝抠

www.ijjnews.com   武汉晚报  2013-03-18 08:46
  

  拿着身份证学生证就能贷款比信用卡分期付款购物还方便

  武汉2万余大学生背债买“苹果”

  还贷的钱都是从牙缝中抠出来的百人逾期未还款可能留下信用污点

  武汉晚报编辑部:

  你好,我是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学生,为了在情人节给女朋友买iPhone5手机,我在数码城一个柜台办了分期付款,首付2000元,12个月,每月要还399元。当时,我每月生活费有800元,觉得省着点花,应该能够还上,开学以后,我花钱没控制好,这个月(3月份)就还不上,要是拖欠还款,会影响我信用记录吗?以后工作了,分期买房是不是也受影响?盼解答。

   陈钢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陈钢,他说,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余款已经让父母还了。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象陈钢这样“背债大学生”不在少数。

  武汉办理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最大供应商——捷信公司近期做过一个粗略统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以及其他3G智能手机。

   凭身份证和学生证

   一小时就能贷款购物

  昨天12点,记者在洪山赛博数码广场“捷信”柜台以客户身份咨询,了解到只需身份证和学生证,可首付三成买iPhone手机,其他品牌的手机甚至只需一、两成首付。

  “在这里分期买,比银行信用卡分期更方便,18——55岁居民,除了身份证外,携带银行卡、学生证、大学生在册证明、入学通知书、户口本、驾驶证、医保卡等其中任何一种,1小时左右审核放贷。”工作人员说,这与银行不同,分期金额区间最高1万元,分为9、12、18、24、30、36期等期数。

  记者咨询时,一对大学生过来办贷款。女孩子姓姚,男孩子姓江,两人在湖北中医学院读书,是一对恋人。“去年我在这里办理贷款买了笔记本电脑,今天,带女朋友过来给她买苹果手机。”

  当记者问起每月如何还款?江同学说:“家里给一点,外面打点零工,每月生活费有1000元,应该能还上。”

   受访大学生均称

   事先瞒着父母贷款购物

  本报记者与两名实习生,针对江城大学生做了简单街头调查。在169名受访大学生中,所有人均表示:贷款购物前,不会主动告知家长。

  有71名大学生赞同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手机,认为“用这种方式可以提前使用,比在银行办信用卡方便。”有123名约七成的受访学生承认,未来几个月的还款,只有从生活费里扣除。

  中途没钱还款怎么办?所有受访者均表示“没想过”;有极少数人称,万一不行,只能靠父母来帮忙。

   百余大学生逾期未还款

   背上信用污点

  捷信工作人员介绍,每月提前5天通知还款,逾期10天内将月供还清,不收违约费用。如果超过30天,将收取30元的违约金,一天一元钱。如果累计3个月未还,将会终止合同。

  从一年多运营情况统计,武汉逾期未还的“贷款学生”不足100名,有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向户籍所在地发催款函也没有回应。公司将这些人不良记录上报到有关金融部门,这些大学生会背上信用污点。

  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催款单会寄到学生提供的户籍、家庭地址,一般不会寄到学校,以免学生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记者通过捷信系统查询,与工作人员一起通过电话询问一名“逾期未还款”的学生,他在华师读书。他说,去年底,女朋友过生日,他贷款买了一部iPhone5手机当生日礼物,这个月生活费已超支,现在正四处找同学借钱,万一借不到,只有向父母要钱还款。

   该不该向大学生

   发放购物贷款?

  一部苹果手机,比普通手机贵几倍,对还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堪称奢侈消费。消费信贷公司该不该给大学生贷款呢?

  虽然央行并未就消费金融公司是否能向大学生贷款发出禁令,但近年央行也叫停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目的就是不希望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背上沉重的债务。

  湖北民本律师事务所律师袁艺认为,从法律上讲,年满18岁就是完全行为责任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如果学生还不起贷款,还是要由家长承担。所以,央行应要求消费信贷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时,需要在监护人知晓、同意下的情况下才能办理信贷,以避免过度消费。

  捷信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经常提醒大学生使用分期付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偿还能力,一定要量力而行。

标签:
稿源: 武汉晚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