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书记于伟国"约会"草根网友
于伟国
林为栋
一方是市委书记,一方是屏幕背后的草根网民,他们结缘于一次“网聊”。
在时隔近十个月后,曾因一篇博文感动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的“九问”网友林为栋,在相关部门的特别安排下,终于在日前有了一次直接面对面的“对话”。这位“九问”网友,当面向市委书记问出自己的“第十问”。
昨日,来自兴才学院的青年教师林为栋接受导报独家专访,讲述了自己“第十问”的特别经历,并坦露了自己眼里的市委书记与民意互动的努力。导报记者易福进/文黄少毅/图
特别安排草根网友与市委书记会面
如果不是那通电话,青年教师林为栋的记忆里,“九问”的经历正被渐渐淡忘。
去年的3月18日,他的一篇《九问于伟国书记》的博文,直抵市委书记的案头;在之后的市委书记与网友交流中,该文章不断被提及,市委书记动情地表示期待与这位网友交流。但由于这位网友当晚并未现身,这次特别的交流被错过(本报《一位草根网民的网络“问政”》曾专门报道)。
这两位特别“网友”的直接会面,得“择日再安排”。
林为栋始终坚信,与于伟国书记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早晚会到来。就在去年年底,厦门市委宣传部一位主要领导直接打电话给他。
林为栋被告知,央视有一期特别节目录制,希望他可以作为嘉宾参加,并现场发言。他也很清楚,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会面发言,而是一次拟在全国播出的节目录制。说什么好?还是向市委书记提出自己的“第十问”吧!
特别对话 “九问”网友问出了第十问
但这个“第十问”,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位曾经向市委书记问了很多宏观问题的草根网友,将向市委书记提出的“第十问”锁定在了一个“小问题”——— 如何尽快解决岛内外一体化中出现的“村中城”问题?
原来,林为栋所居住的大学康城小区,就是“村中城”的典型。在岛外一片片被农村包围的地方,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楼,一个个新型居住区。社区内外市政设施的严重脱离,文化设施的极度匮乏,周边商业配套的极其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居住人群的幸福感。与此同时,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中,难免再出现一批“村中城”,如何尽早预防和杜绝“村中城”问题普遍化已变得迫切。
“说真的,当听到别人的提问后,我有点后悔,感觉自己准备的问题是不是不够热门。”林为栋坦言。
但就是这个似乎有点“冷门”的问题,却引起了市委书记的思考。
市委书记不仅当场表示,“村中城”这种提法很准确,“村中城”实质上是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影响市民生活的民生问题,必须解决,而且一定会解决。
“不管是城中村,还是村中城,都是城乡一体化中,必须面对、必须致力于努力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规律。”这是于伟国给这位网友的当场答复。
特别交流市委书记认可网络“问政”
让这位草根网友颇为感动的是:当节目录制完后,市委书记继续与他进行了单独沟通交流。
“市委书记当场向我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民意民声,希望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欢迎市民向市委、市政府提意见和建议,只要意见和建议是合情合法合理的,请积极向政府部门进行投递,可以通过网站,也可以通过别的渠道。”
这再次让这位青年教师,坚定了继续网络“问政”的努力。
事实上,这位坚持写博客在网上“问政”、评判是非的网友,在过去的近一年里,对“问政”力量有了新的认识,“不管是土方车肇事、网民宣战,还是后来的水价拟调整事件,在看到了网络等一系列的民意表达后,相关领导、相关部门都迅速做出了回应与付诸行动。”
对于他个人而言,他的博客也变得更有力量了,“比如,写篇博文反映自己所在小区的管理乱象,会有相关部门直接过问,督促尽快解决”。
特写
草根网民眼里的市委书记
谈及对市委书记的第一印象,林为栋举了这样两个例子。
当谈到岛内外一体化时,市委书记也坦言,自己曾对如何更具体、生动地描述厦门这一新的战略而发愁。而后来,厦门城市发展格局从“拳头”伸展为“手掌”(掌心是海湾,厦门岛是“大拇指”,岛外四区是四个“手指头”)的生动表述,正是市委书记到香港时,从机场到会场路上的“灵机一动”。
当有一起工作的干部提及“还是厦门好,出差了,就想赶紧回来,连夜也要赶回来”等优越感时,市委书记就“不高兴”。在于伟国看来,这是部分特区干部创业、创新的激情在减弱,厦门固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其他地方,也会有其优势;出门了,就是要多看看,多学习,多比比厦门有哪些方面不如人家,应该更多地看到自己城市的不足,而不是“小富即安”。
“这让我感受到,一位主政者不断为这座城市思考的努力。”林为栋说。(海峡导报)
相关新闻:
厦门网友“九问”感动市委书记 于伟国:我期待与这位网友见面
“我们的心灵在见面,我们的感情在交流,我期待这位网友尽快跟我做这样的见面。”如此动情的,正是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
厦门市委、市政府惠民利民举措项目征集活动,昨天进入最后一天。昨天晚上,于伟国走进网络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共同探讨惠民利民的办法。据了解,这已是他第三次与网友直接交流。
“我要把这‘九问’放在我的案头”
于伟国提到的这位网友“博了博乐”,在前天发了一篇名为 《九问于伟国书记》的帖子。这位自称“出身农民、工作在城市的新时代‘农民工’”,一口气向于伟国书记提了九个问题,多达2000多字:
一问,厦门如何给平潭留下一个榜样?
二问,如何真正发挥对台优势?
三问,岛内外一体化的终极目标?
四问,住房困境如何化解?
五问,教育迷途如何走出?
六问,医疗窘境如何解决?
七问:交通问题如何解决?
八问:厦漳泉城市一体化进展如何?
九问:说了这么多,后续会如何?
“我感觉这位网友提得很有水平。网友告诉我他是一个外来的打工者,出身农民、工作在城市的新时代的农民工,他有九个问题要交给我,我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很难就九个问题给出一个非常具体的答案,但是确实是我看了这位网友的‘九问’,确确实实是非常的感动。”于伟国充分认可了这位网友的提问,他表示,这位网友首先对厦门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第二他对这座城市很了解,这座城市在发展当中还存在着问题。我看他跟我们一样在经常地思考。他的一些具体思考确实对我们有所震动,甚至于震撼。
“除了在网上看,我还把这九个问题打印下来,我还要多看几遍。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要把这‘九问’放在我的案头。我今天下班的时候把‘九问’带回家,吃饭的时候我也在翻看这 ‘九问’。”于伟国说。
“有这样的网友我确实感到非常的高兴。”于伟国表示,“我有个希望,就是期望这位网友,也许直接交谈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等着他,希望他以其他的方式或者也可以是网上交流的方式,我们尽快能见面交流,网上也是见面,我也期待着厦门有更多这样的网友,跟我们经常地、更多地来见面、来交流。”
干部说到底就是一个“干事”
于伟国的开诚布公,感动了许多网友。有网友感慨地说,原以为昨晚的节目是走形式,在听了看了之后才发现,于书记真的“很给力”。
网友 “超级玛丽”问道:书记如果我给您打分,我会打90分以上,如果您给自己打分,您会打几分?
于伟国说,我觉得这位网友分数打高了,分数打低对我们的激励更大一些,网友的这种给力实际上就是激励我们,“所以我想这个分数完全可以打得再低一些,我想六七十分我就很安慰。剩下的差距我们通过今后更多的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之后,用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努力提高这个分数。”
于伟国说,市民们对惠民项目征集的参与,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最大的给力,给市委市政府强大的力量。为民办实事,一定要有最广大的市民群众来直接参与,首先办什么事,重点办哪些事,就是要听广大市民的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是要把最大多数的群众的要求、愿望来具体地落实好。
“我们的各级干部说到底就是干事,这个干事一个是动词的 ‘干事’,就是持之以恒地给群众干事情,也就是我们讲的为民服务。第二个是名词的‘干事’,就是干部说到底就是一个普通的干事,让我们给群众做一个干事,这个干事合格不合格,我们要听老百姓的评价,老百姓的评价是我们检验工作的最大的、最根本的标准。”于伟国说,“为民办事,不仅仅是这一年办的几十件实事,而且要把为民办事的宗旨、理念,真正地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这样,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广大市民群众,才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保证每个季度与网友交流一次
一个半小时的交流时间匆匆而过,临近结束时,于伟国告诉广大网友,今后,他本人与网友的在线交流会更多。“今天是第三次,这个次数我心里其实是不满意的,一年多的时间只有三次太少,今后要增加跟网友这样的交流。”
于伟国说,他还会建议他的同事们,包括建议刘可清市长也来和网友直接交流。比如说单月书记来交流,双月市长来交流。如果刘市长赞成的话,今年就可以做到一人六次,每个月书记、市长都能够跟网友直接在网上进行公开、平等、坦诚的交流。
“我考虑今年内起码最少再来三次,会努力更多,保证三次,也就是一季度一次。这个次数我自己也不太满意,但是为了能够真正兑现,防止说了做不到,我就提一个保守的三次,加上这次四次,这是保守的次数。”于伟国认真地说。
“也许在网上的交流,我们所思考、所说的不一定都正确,但是我想,我有这样一种跟网友、跟广大市民共同的心情:就是让这座城市更美好,让市民的生活更幸福。本着我们共同的愿望和心情,我想我们的交流一定会持续,也会更加深入,更有成效。”于伟国最后说,“谢谢广大网友,今天晚上是我度过的一个非常充实、非常难忘的晚上,我想这样的晚上还会更多一些。今天我受力最多,受益最多,我会把受到的这样一种鼓舞,得到的这样一些力量,转化到我们具体的每一天的工作当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当中。”
导报记者黄智敏 易福进 吕寒伟
【热点“面对面”】
谈学前教育:我的小孩找幼儿园也费周折
网友:我是一位外来打工者,我小孩该上幼儿园了,现在上公办幼儿园没资格,上私立幼儿园又太贵,而且也不放心。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公办幼儿园?
于伟国: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年轻时候的烦恼,当时我的小孩要找幼儿园也是费了一番周折。我知道这方面的反映还不少,确实这些年我们建的公办幼儿园太少,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方面有欠账,而且欠账还比较大。
今年,我们要确保每个街道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座公办幼儿园,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力度。我想我们厦门市政府财力还是允许的,今后一年接一年地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会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和机制来动员社会力量来办学前教育,也就是建幼儿园。同时也调动社会力量,通过制订统一的政策、机制包括将来的管理办法,来加快我们全社会幼儿园建设的步伐。对现有的幼儿园,不管是公办的还是私立的,我们都要进一步地提高办园的水平和质量。
谈交通拥堵:轨道交通今年要争取动工
网友:厦门现在的路是越建越多,越拓越宽,可是这路却越来越 “难走”,有些路段堵得真叫一个壮观,请问书记,厦门畅通的路在何方?
于伟国:我想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从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下决心进一步来解决好公交便民的问题。这涉及到市民更多,而且更多的是工薪阶层甚至是低收入的家庭。解决了公交问题,使得这部分群众能够有出行的便利,同时还要进一步减轻他们出行的负担。
第二,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交通道路状况。市委市政府已经初步在研究有些路段要进一步拓宽,有些路段要进一步来修建下行或者高架的通道,就是加快道路的通行速度和能力。还有的我们要进一步来修建停车场,减少有些道路上停车过多而影响通行能力的状况。在道路交通上要有大的投入,首先解决这位网民提到的“卡脖子”路段。另外,在大的交通网络上,就是岛内岛外的整个通行能力上,我们要加大力度。比如说第二通道的建设。再比如说大交通,就是我们的轨道交通,尤其是岛内岛外轨道交通今年要争取动工,目前正在抓紧前期规划认证各项工作。
第三,也请我们市民要按照交通规则来通行,比如说现在还是有少量的摩托车、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当中要做一个文明的通行者。
谈自行车道规划:新城普遍规划设计
网友:想买车,买不起;坐公交,常会堵;要骑车,没路走。热切企盼将自行车道纳入厦门交通的整体规划,我支持低碳,给我留段骑车的路。
于伟国: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过去也经常骑车,我现在的车技也还不错,骑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们已经作为全国低碳城市的试点。
在我们前段的规划建设当中,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确实是忽略了,建得少了,而且有些重要的目的地到达不了,另外也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交通系统。这些问题我们在城市规划中首先要加以完善,特别是新城规划中,我们普遍规划设计了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岛内原来自行车道偏少的客观问题,我们要尽可能结合提升岛内这个系统工程来加以解决。条件具备的话,一段路我们就修一段,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来形成岛内岛外、既能够畅通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自行车和步行的通道。
我们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地、国内各个城市这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说在网上我也看到,有的网友呼吁可以借鉴杭州市的一些做法。
[责任编辑:宪生]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