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锤定音:安海古井至少800岁
省文物专家(右)正在查看古井发掘出的残片。
晋江新闻网讯(记者董瑞婷 王家煜)10月25日,安海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文物保护组将部分发掘出的“井砖”及瓷器残件,送请省古建专家———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楼建龙鉴定。楼建龙通过瓷器推断:正在发掘的“古井”在宋代就已开始使用,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井”本身具有重要价值
24日,安海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文物保护组从“古井”发掘出大量的“井砖”,以及瓷器残件。文物保护组工作人员汪先生对“井砖”和瓷器残件进行清洗后发现:多数的“井砖”呈梯形,有的“井砖”表面还有脚印。最为惊喜的是瓷器残件,在洗去泥浆之后,瓷器底部竟清晰地露出“庵六”两字。
当这些被清洗好的文物送到楼建龙面前时,楼建龙一下子推断出了“古井”的年代:根据目前所发现的,可以断定这是一口井,在宋代就已经开始使用。
楼建龙说,出土的瓷器残件叫做“莲花杯”,通过其形制及底部的“庵六” 两字,可以看出“莲花杯”是寺庙里用来供奉用的香炉。因此,也可推断这口古井极可能是寺庙的专用井,而且这个寺庙的规模还比较大。
“虽然出土的莲花杯为古井断代提供了依据,但‘古井’本身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楼建龙说,以前,公共水井就是村落、聚落的活动中心。通过古井的数量,也可看出当时的人口情况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宋代,人类凿井的工艺比较高,这也可从安海发掘的这口“古井”中得到佐证。该“古井”砌有双层,外层整齐的井砖,不仅起到了防护、美观的作用,还可以过滤杂质。一般古井的防护没有用那么好的砖,常用的是一些碎瓦片。
楼建龙还说,不能排除这口古井在历史上有过维修,“井砖”也有可能是后人重修时砌上的。至于“井砖”上的脚印,是流传至今都有的一种烧砖的工艺,很常见,为的是增加砖的粘度。
“古井”附近曾有个西塔寺
在省文物专家的分析提醒下,安海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文物保护组的工作人员也想起,“古井”附近确实曾有一处寺庙的遗迹,叫西塔寺。
2000年出版的《安平志》对西塔寺的规模和年代地点都有着相关的记载。
从志书上的记载可以看出,西塔寺曾有一定的规模,建造时间和“古井”同样处于宋代,地点也都在永安庄,志书还明确指出寺里还有一井留存。
不过,汪先生表示,由于永安庄以前位于安海的码头附近,是安海繁华的所在,古井是西塔寺的专用井,还是公共的市井,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考证。
至25日晚7时左右,“古井”的发掘已至井底,尚未发现传说中有朱熹题字的石头。10月26日,安海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文物保护组将对“古井”挖出的淤泥进行清理,希望能发现有更多的遗迹。晋江经济报也将继续关注和进行报道。
【编辑 宪生】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