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林和杰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0-01-17 07:46
  

 

15日上午,晋江市陈埭中和种养场里一片喜悦的气氛,晋江市众多种粮大户齐聚一堂。原来,农业部表彰2009年全国20名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林和杰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农户,也是继2007年西滨镇种粮大户陈立成之后,晋江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农户。

 

林和杰不仅到北京接受表彰,受到副总理回良玉的接见,并被奖励大型拖拉机及播种机各一台。15日一早,拖拉机抵达农场的时候,晋江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和众多种粮大户纷纷来向林和杰道贺。晋江市副市长陈晋永还为林和杰颁发了奖牌和拖拉机的钥匙。

 

他承包的水田

 

43亩增加到4900

 

林和杰是泉州市承包水田规模经营最大、年出售国家商品粮最多的种粮专业大户。

 

回首1985年走上种粮道路之时,林和杰说,当时洋埭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办企业,许多人根本没时间种地,而他既没本钱又没一技之长,村里一些办企业的人就把地交给他种,还借钱给他当生产成本。那年,林和杰创办了中和种养场,承包了村里43亩水田。

 

尽管始创两年所获利润还不能养农糊口,但“敢为天下先、爱拼就会赢”的晋江精神已深深地扎根林和杰的心中。看中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具有发展空间,大胆尝试创办规模水稻种植场的设想已拨动了他的心弦。

 

终于在1989年春天,他向村里承包了86亩水稻田。承包合同签订之时,他的种植场是整个县城绝无仅有的一家小规模农场。当时,村里许多年轻人纷纷劝说他莫办这“古董”产业。然而,林和杰相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好政策会给农村带来生机,勤恳耕耘一定会获得不错收成,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由于肯吃苦,加上在种植过程中细心观察和不断摸索,几年下来,林和杰对水稻的病虫防治、田间管理了如指掌。什么时候治虫、用什么药,他都熟记于心。到2004年,他种植的水稻面积已达1320亩。如今,他掌管的中和种养场承包水田耕地面积4917亩,年种植水稻6727亩,冬种马铃薯562亩,农场年总产值800.1万元。

 

他种粮30多年

 

对土地有了浓厚依恋之情

 

采访中,林和杰不止一次感叹:“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政府的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帮忙照顾。”1994年,陈埭镇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鼓励弃农经商的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合法”的原则,把耕地集中给种田能手承包,既解决了耕地抛荒,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林和杰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2000年以后,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政策,如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机补贴等。这让林和杰对自己的种粮事业信心百倍。

 

“现在种地靠的不是人力,而是科技。”这是林和杰承包种粮的深刻体会。多年来,他一直与晋江市农业部门、省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推广应用优良水稻新品种;同时注重发展机械化农业。

 

目前,他的农场已购置各种农机具45台(套),从耕田、溶田、喷虫,到插秧、收割、烘干均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率达90%以上。过去“双抢”季节他得雇100多人帮忙,现在只要20多人就行了,平时农场也只需7个人打理。

 

15岁开始种地,今年48岁的林和杰对土地产生了浓厚的依恋之情。“当年不办企业是因为缺乏资金,如今办个企业对我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可我不愿放弃种地。”林和杰说,“30余年的种粮生涯,我已经离不开土地了。去年我到惠安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如果可能,我还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只要管理得当,加上国家的扶农政策,前景一定不错!”

 

□相关链接

 

林和杰,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人,19951997年连续三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产粮多、贡献大”的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

 

■记者 罗丽萍

  

【编辑 huangshuyan

标签:林和杰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管理员管理员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