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限售股转让征税释放四大信号

www.ijjnews.com   国际金融报  2010-01-04 08:35
  

限售股转让征税释放四大信号

信号一:维护股市稳定

限售股一直被很多市场人士看作是A股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限售股的到期解禁和抛售往往对股市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股价忽上忽下的重要诱因。

此次国家出台对个人转让限售股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新规有助于减少股市波动,维护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对股市利好的消息。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指出,导致股市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就是限售股的减持问题。通过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征税,缩小了限售股转让的收益空间,一定程度上可刺激投资者延长持有限售股的期限,缓解市场减持压力,对资本市场保持稳定有重要作用。

信号二:公平财富分配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个人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的群体大概超过14万人。专家表示,此次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征税还传递出更好发挥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信号。

国家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征税既不是新推出一个税种,也不是新增设一种税目,只是对以往个人股票转让所得税免税范围更科学的界定。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

高培勇指出,之所以要对政策做出调整,主要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原先以较低成本获得限售股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买的股票转让所得享受同等免税待遇,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矛盾,难以体现税收政策公平的原则。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国对机构和企业转让限售股征税,但对个人转让包括限售股在内的股票收入所得实施免税政策,这也给不少人带来逃税的灰色通道

信号三:保持政策稳定

此次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征收个税,二级市场个人股票转让的免税政策是否会受到影响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专家表示,此次政策调整特别强调,对个人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股票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意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打消市场疑虑,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刘剑文说,199411日起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明确对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而股票转让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范围,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为了配合企业改制,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所得一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对个人股票转让所得征税在外部环境以及制度和技术上条件都不成熟。对二级市场继续实行免税政策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信号四:完善税收体系

专家表示,此次政策调整,从更深层次分析既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相关制度的一种完善,也是加快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体系建设的一项举措,体现了国家维护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调控意图。

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由于处于股权分置的状态,税收政策上没有考虑到后期改革引发的新变化。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流通与非流通的划分不再存在,所有股票都是可流通的。但又出现了限售股和非限售股划分的新情况。

新的情况需要对政策做出新的规范。刘尚希认为,从税收自身角度来说,这种政策调整是对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他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个人持有限售股转让所得与从市场上购买股票再转让所获收益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二者享受同等免税待遇显然不合理。这种税收政策的不合理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产生的,此次政策调整应该说是对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刘剑文认为,从股权分置改革角度看,此次政策调整是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完善。

专家表示,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合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形势新变化,国家及时对政策做出调整,明确于20101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征税,起到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和稳定,构建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政策机制。

(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zxs]

标签:限售股|转让征税
稿源: 国际金融报  编辑: 管理员管理员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