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宽松货币政策仍当继续

www.ijjnews.com   中国证券报  2009-07-04 11:41
  

这几日,多有故交老友来访,在外面就餐的次数就多了些。席间,常见邻座的客人眉飞色舞,却原来是在股市上又多有了些收益。看来,资本市场的膨胀,对促进内需的增加还是有些作用的。毕竟,人们在资产增值时更有花钱的冲动。

    资本市场在膨胀,却也有人高兴,有人担忧。高兴的人自不必说,担忧的人却主要是担忧“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毕竟,我们刚刚才遭受过这两位的蹂躏。滑稽的是,有通货膨胀的预期,还在市场上催生了一批“通货膨胀概念”股,又进一步吹大了“资产泡沫”。由此看来,在一个炙热的市场,所谓的“利好”与“利空”也是在转化中。

    担忧的人把目前这种形势出现的原因,归咎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否应当收缩,就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诚然,流动性的充沛的确为未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但它却还不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在这个当口,我们可能还要反过来想一想,如果现在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收缩流动性,就会使我们避免危局吗?刚刚看到复苏苗头的经济能承受住流动性的收缩吗?好像还不能这样说。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未来通胀的威胁下,和在经济复苏夭折的威胁下,后者的威胁对我们来说,当是更为切肤吧。

    虽然,人们在预期着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发生在一个萧条时期的概率仍然是较小的。原因之一是,产能过剩形成了一道防火墙。现在仍有许多企业,特别是许多中小企业仍然濒临倒闭的边缘;五月份,我国的出口下降仍然有26.4%;就业水平也仍然令人担忧。这些都说明,通货膨胀还不是紧迫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贸然采取收缩性的货币政策,无疑会使以上的问题雪上加霜。

    人们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资产泡沫”。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了,资金有了,但是资金并没有如人所愿地流入资金短缺的实体经济,而是流入了资本市场,这正是说明了经济由冷转热的难度。我们刚刚经历过一场“资产泡沫”爆裂的痛苦,应该还有体会。

    “资产泡沫”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资产泡沫本身,更多的在于谁来担当破裂的损失。这就不仅仅是流动性的宽松与否的问题,而且还在于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能否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问题。

    资本是逐利的,资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错。但关键是有没有有效的市场监管,让逐利的资本自己担负起自己逐利的责任。如果说要警惕“资产泡沫”,着力点与其说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不如说是严格按监管法规办事。

    资本是逐利的,那我们就要用“利诱”的方法来引导资本。比如,采取更有利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开放金融企业的竞争,在更多的领域降低企业准入的门槛等等。这些,也需要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使实体经济获得持续的增长活力。

    在我看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尚未到转向的时候。(晓旦)

标签:财经新闻
稿源: 中国证券报  编辑: 管理员管理员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