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周日与晋江人共话经济热点
人物名片: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企业融资问题与货币政策决策。
在当前金融危机程度加深,甲型H1N1流感呈全球蔓延之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指数强劲反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数)已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连续五个月反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走向何去何从、中国经济是否已见底、在危机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广大民众近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周日下午,“晋江大讲堂”第二期将在晋江市宝龙酒店举行。在本期大讲堂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将与晋江市民一起分享其关于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政策等内容的看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巴曙松部分经济观点。
【关于创业板】
创业板强调创新 不是主板的微缩版
有一些积极准备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创业板。但是瞄准和实现毕竟不能划等号。国家对创业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有严格的区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挑选坚持“两高六新”的原则,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以及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它着重强调创新,并不是主板的“微缩版”,两者有着严格、科学的区分。中小板企业可能有一些也具备创业板企业的优势,转投创业板是可能的,创业板的准入有明确规定,有关部门也不主张传统型中小板企业转投创业板。否则,创业板的推出就没有意义了。
【关于金融危机】
看到危险 更要看到机会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冲击力无论是在实体经济还是金融市场都已经得到充分显现。在一片悲观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次贷危机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防守和抵御风险方面,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也在事实上明显放慢。实际上,如果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视角看,这一轮次贷危机所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金融版图、金融游戏规则以及不同经济体的重新洗牌,对于一个正处于崛起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在更大程度上还显现出不少新的机会。
尽管因为中国经济深深介入到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当前的次贷危机对于中国的冲击不容低估,但是中国在总体经济体系特别是金融体系方面介入全球市场的程度毕竟有限,深刻把握次贷危机演进的逻辑,客观把握中国经济在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会,避免陷入过度的冒进或者过度的悲观,都是十分关键的。
【关于货币政策】
应追求可持续的适度宽松
与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导致信贷市场冻结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高储蓄率支持下的再杠杆化过程,成为中国应对危机中的一个显著亮点。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中国的高速信贷投放启动以来,在2009年3月份达到月份投放的历史高点,下一步的走向十分值得关注。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当前的高速信贷投放具有典型的危机应对特征,是决策者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前所采取的合理抉择,也是银行界在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下的必然选择。不过,在宏观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之后,货币政策导向有必要转向追求可持续的信贷增长。
在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导向应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回归真正的适度宽松、转向追求可持续的信贷增长;其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关于宏观经济】
GDP达到8%的增长目标可期
中国经济是否见底,是近期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对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的研究判断,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底部。尽管目前外部环境比较恶劣,但中国经济指数却在强劲反弹,日前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持续五个月反弹。另外,企业去库存化的迅速推进,陆续呈现效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在不断印证着这一判断。我认为,最坏的时期已过,在快速的信贷投放和政策刺激项目带动下,预计今年的中国经济会有一个比较强劲的环比反弹,GDP达到8%左右的增长目标是可以期待的。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政府确定的政策目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比,显得更为积极主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提出 “金融加速器理论”,在金融市场收缩下跌的时候会加剧经济下跌。这就不难理解我国2008年自我强化的熊市了,大家对大小非减持极度恐惧。但是今年第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惊人,市场中现金流充足,以至于大家对大小非问题也见怪不怪了。可以说,适度宽松的信贷投放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的主要杠杆之一,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再杠杆化的过程。前一阶段一些海外分析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各种指标做了悲观的预计,不过,迅速增长的银行信贷,和迅速到位的财政刺激项目,促使他们纷纷调高了预期。我个人坚持认为,今年GDP增长8%左右可以达到。
【关于各国救济政策】
救企业近 救银行远
金融危机一来,各国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率先救银行,殊不知,就算政府给钱再多,只要银行仍然担心危机蔓延而惜贷,货币就只能在银行系统之间循环,无法真正刺激实体经济,而后者才是真正要救助的对象。
结果,政府把政策看似放得很松,但企业的手头依然很紧。
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在不干扰银行贷款的自主权、不破坏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建立适当的机制,把资金直接注入实体经济部门。
这样做,中国是有优势的。在这轮金融风暴中,欧美国家的银行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国家注资去拯救;而中国的银行系统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且在经过了一轮改革之后,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的新高,不良率处于最低点,所以中国的银行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这样中国政府就不必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注入银行,而是可以将这笔资金直接注入实体经济,更加直接有效地刺激经济。
(晋江经济报记者 王志前/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